记者邱晓华报道 记者近日从四川省林业厅获悉,今年四川省将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坚持质量第一,加快发展生态经济型产业,积极稳妥地推进林业体制改革,实施科教兴林,坚持依法治林,以全面提高林业各项工作,促进林业建设的发展。
据了解,今年四川省林业厅将继续对2.88亿亩森林实行依法管护,完成造林面积515万亩,林业产业总产值将突破200亿元。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进一步完善保护管理组织形式,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切实管好现有森林资源。将森林火灾损失率控制在1‰以下,把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5‰以内。在绿化工程中坚持推行事前招投标、过程监理、事后报账三位一体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工程管理的长效机制。
稳步推进退耕还林,把退耕还林纳入解决“三农”问题全局进行统筹考虑,把治理水土流失同调整种植结构、培育后续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搞好种苗基地建设,采取招投标等方式向农民提供退耕地和荒山造林所需的良种壮苗。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治理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陡坡耕地和沙化土地,严禁林粮间种。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快绿色通道建设,完成铁路、公路等通道绿化5000公里。搞好城市绿化,选择大、中、小三种不同类型的城市进行城乡绿化一体化试点,努力建设生态城市、森林城市。
加快发展生态经济型产业。围绕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竹产业、木产业、种苗花卉业、名特优经济林、生态经济两用林和林产品深加工。加大对森林旅游、森林食品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搞好产业发展的布局规划,着力发展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逐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林业产业带,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通过政策导向和示范带动,支持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成长,提高比较效益。创造宽松的投资和政策环境,广泛吸纳民营和外资企业投资兴办林业产业。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带农户、企业建基地等多种经营形式,加快各类商品基地建设,不断延长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带动广大农民和林业职工增收致富。争取扩大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林木采伐政策,实行灵活多样的经营利用形式,落实林木所有者的资产处置权,拓宽农民进入市场的渠道,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积极稳妥地推进林业体制改革。今年重点搞好改革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森工企业改革、国有林场改革。
重点抓好科技示范,通过现有科技成果的组装配套和系统集成,推广一批适用面广、效益好的科技成果,扶持建设一批规模大、代表性强的示范基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展科技攻关,建立健全林业标准体系。
充分发挥执法队伍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专项整治行动,坚决刹住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征滥占林地之风。创新林业行政执法体制,选择两个县开展林业行政综合执法试点,相对集中、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尽快建立行政许可受理制度、审查审批制度、听证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做好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