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铁铮报道 在日前结束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表彰大会上,北京林业大学朱之悌院士领衔的课题组完成的“三倍体毛白杨新品种”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北林大毛白杨课题组在朱之悌院士的带领下,取得了同一树种研究连续3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突出成果。前两次获奖的成果是, 1992年“毛白杨优良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利用的研究”,1997年“ 毛白杨多圃配套系列育苗新技术”。
上世纪80年代初,解决木浆原料品种问题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以朱院士为首的毛白杨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组以毛白杨基因资源收集、保存及其遗传基础研究为起点,以改造老毛白杨前期生长缓慢的性状、培育短周期新品种为主攻目标,以解决毛白杨无性繁殖难关。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在育种理论、技术以及育种实践上均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课题组创造性地采用染色体加倍和染色体部分替换等系列技术,实现了倍性优势和杂种优势的高效综合利用,培育出了一系列居国际领先水平的速生、优质、高效三倍体毛白杨新品种。
朱院士等培育出的三倍体毛白杨新品种,遗传改良效果十分显著,在生长速度方面已达到或接近速生黑杨的生长水平,在材性改良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效果,实现了多目标性状的综合改良。目前,三倍体毛白杨以其在生长、材性和制浆、制纸性能等方面的优良特性,已经成为适生区内造纸企业短期内解决木浆原料的首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