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宋波报道 “政府扶龙头,龙头带基地”这一联合发展花木的模式在福建省南安市霞美镇得到成功的应用,短短3年时间,当地的龙头企业--泉州
花卉城已带出一条十里花街。
泉州花卉城成立于2000年11月,是以霞美镇人民政府和南安市农业产业化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花卉城建有126 亩集花卉组培、苗木栽培、展示交易、生态旅游等于一体的园艺博览园,还对柳中公路两侧1000米、纵深8公里范围内的土地实行集约化化经营,由花卉城统一租赁,再分包给花农和花卉企业,由此带出一条十里花街。据了解,目前十里花街的花木经营、种植面积已超过8000亩。
花卉城董事长、霞美镇副镇长王文勇告诉记者,96年时该镇政府就大力号召农户种植花木,当时面积不大,种植也分散。为了进一步增加种植面积,提高集约化程度,2000年底镇政府组建了花卉城这一龙头企业,用以带动、指导、服务霞美的花木发展。
组建3年多来,花卉城帮花农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首先就是租地难。霞美镇人均耕地少,以前要租一块面积较大的土地,得和几家甚至几十家农户打交道,很是麻烦。王文勇说,生产者自己租地,不仅麻烦,有时租金也高,一亩地得1000多元。现在从花卉城这“批发”,手续简便,而且一亩地租金只有700元,“我们从农户那里租地就是这个价格,一分没加。”
供水、供电、建温室大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很大,大多数花农出不起这个钱。据王文勇介绍,到目前为止,花卉城已投入35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将再争取一个1000多万元的政府投资项目,进一步增加、改善基础设施。温室大棚建好后,生产者可租用,大大降低他们前期的投入。好的设施也吸引来外地投资者,目前泉州地区首家生产蝴蝶兰的台商已在花卉城落户,漳州、广州在此经营花木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现在,花卉城及十里花街经营门类齐全,有苗木、盆景、草花、赏石、园艺资材、工程公司等,各项业务相互补充,协同发展,成了一个花木大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