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铁铮报道 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美国生态学会海外亚裔生态分会中国生态学者俱乐部和美国地质调查局联合主办的外来入侵物种国际研讨会6月将在北京举行。
外来生物入侵是造成生物多样性濒危以至丧失的主要原因,仅次于生境破坏占第二位。同时,它也是引起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丧失的主要因素。目前,这些现象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组织、国家政府部门、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出席这次大会的专家学者将在百名左右,中外代表各占一半。
这次研讨的特点是,从北美和东南亚两个区域的物种交换入手,剖析外来入侵物种对经济和环境产生的威胁。专家认为,这两个地区处于北半球相似的纬度,气候条件、环境条件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形成了极为相似的生态系统类型,在一个区域内具有的生态系统类型几乎都可在另一个区域内找到。
召开此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科学家、决策者交流各国的外来入侵物种现状,共享外来入侵物种入侵过程和影响方面的监测;比较入侵物种在入侵地和原产地的生态学特性,探讨更有效的策略,解决其引起的严重的环境和经济问题。
研讨会还将进行有关生物入侵研究、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讨论。研讨会将举行主题报告、专题报告和有关主题展板以及分组讨论,还将实地考察主要来自北美的外来入侵物种分布地辽宁(豚草)和安徽(松材线虫),以了解入侵种的侵入现状以及寻找解决方案。
据悉,研讨的主要内容涉及:生物入侵现状及对生态和经济的影响,摸清两个地区目前和将来分别在对方区域的入侵种;探讨物种入侵性和群落的可入侵性;早期探测、控制非目的外来物种;根除、控制外来物种,恢复本地群落,以及建立减少或消除零售市场外来植物销售的合作战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