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羽 邱晓华报道 8月18日至25日,605 种奥运备选花卉经过一年的培育,在北京花木公司花卉研究所香山基地展出,开始接受专家、业内人士和市民的品评。
此次奥运花卉展示区面积达100多亩,分温室、盆景、景观造型、土壤育苗等几个展区。据该研究所技术员陈菊介绍,北京奥运花卉分城市绿化花卉、场馆花卉和礼仪花卉。“奥运花卉引种生产与应用综合技术研究”是北京市园林局2003 年启动的“北京绿化、美化科技工程”项目的五个子项目之一。主要针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的时间和特殊要求,筛选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和观赏灌木,突出中国及北京特色。此次展示的品种有美国、德国、荷兰、英国的“洋花”,也有我国的本土花卉,在去年引进的68个种属173个品种的基础上,今年增加到173个种属605个品种。
此次展示采用请参观者评分的方式评定参展花卉。每位参观者都会在展场入口处领取一份介绍材料,里面有一份表格,上面标有参展品种的具体位置及编号。参观者可在其认为性状表现好的品种标号下方做标注,并留下意见和建议。该研究所工程师闫旭表示,这种措施效果很好,通过意见反馈,不少花卉受到了参观者的认可,例如花期早、播种当年开花的假龙头花,耐热的夏堇,以及植株较高、适宜园林造型的四季海棠新品。据奥运花卉项目负责人张兰年介绍,现在这6 05种花都是候选,最后入围的将是百里挑一。经过育种,计划在2006 年选出15种草花、10种宿根花卉和10种花灌木。
此次展出的一些新型花器,也引起了许多园林设计单位的注意。在展场记者看到,来自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的园林设计人员就对32穴穴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外,用12格盘卡在架上做成的花桥也颇引人注目。许多景观设计公司及花商在观看了新产品之后,便向工作人员打听定货事宜。但技术人员表示,由于这些新品尚处于试验阶段,大规模生产还有待时日。
奥运用花“选秀”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重视。展出期间,不断有园林花卉界的专家、前辈来参观评估。北京园林学会理事长张树林、中山公园教授级高工虞佩珍在开展当天就来到了现场。8月20日,原首都绿化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单昭祥等几位老同志也顶着烈日参观了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