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邱晓华报道 在北京实施屋顶绿化该选用哪些植物,屋顶承重对材料有哪些要求,需要采用怎样的施工程序等一系列问题,随着6月3日北京市地方标准--《屋顶绿化规范》的出台,都变得有据可依。
屋顶绿化不同于普通的地表绿化,其在屋顶承重、防护、防渗、种植基质、植物材料、给排水系统等方面都有特殊要求。为指导和规范市场,北京市自2003年开始着手制定《屋顶绿化规范》的各项工作。
屋顶绿化可降低顶层室温4℃至6℃,减少紫外线对屋顶的伤害,延长屋顶使用寿命。经绿化的屋顶还能吸收30%的粉尘,吸收并储蓄6 %的雨水。因此,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洪涝、防风滞尘具有积极作用。
北京市最早的屋顶绿化始于1983年,20多年来屋顶绿化面积累计达到60多万平方米。今年,北京市政府把建设屋顶绿化列为“为群众办55件实事”之一,计划年内在城八区80多座楼房完成总面积13万平方米的屋顶绿化,并拨款2000万元用于资金补贴。而从2006年至2009 年,北京市每年将实现屋顶绿化25万至30万平方米,4年建设面积总计要达到100万至120万平方米。
新增的北京城市屋顶绿化将主要在市控监测点周围半径2公里,国控监测点半径1公里,奥运场馆周围半径1公里,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两侧各100米,南北中轴线两侧各100米等范围内实施。2005年的屋顶绿化以简式绿化为主,复式绿化为辅。从2006年开始将逐步转向以花园式屋顶绿化为主,简式绿化为辅。
链接
新出台的《规范》将屋顶绿化分为花园式屋顶绿化和简单式屋顶绿化两种,并对屋顶绿化中涉及的植物种类选择、各种材料荷重、绿化施工操作程序、绿化种植区构造层、屋顶园林小品设计、植物防风固定技术、养护管理技术等问题都做了详尽的技术指导和规定。
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优先选用低矮的灌木、地被植物、宿根花卉和藤本植物;原则上不选用高大乔木;有条件时可少量种植耐旱小乔木。为防止植物根系穿破建筑屋顶的防水层,宜选用须根发达的植物,不宜选用直根系植物或根系穿透性较强的植物。油松、白皮松、银杏等18种乔木;黄杨、榆叶梅、连翘等34种灌木;白三叶、地锦、石竹等18种地被植物入选北京地区屋顶绿化植物种类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