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记者驱车去东北著名的苗木之乡--辽宁开原市靠山镇采访,途中望着道路两旁密密麻麻的梓树小苗,记者不禁捏了一把汗:苗农会不会为销售而发愁?而到了靠山,记者才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靠山苗农有“靠山”
协会组织 销售不愁
“今年春天靠山苗木卖得不错,销售额是2.3亿元,去年同期只有1个多亿。”仿佛知道记者担心苗木的销路,一见面,靠山苗木花卉协会秘书长杨景波就忙着介绍,“价格是便宜了,但销量大,很多苗都卖光了。”
据了解,今年靠山苗木的价格平均下降幅度达到了30%左右,像胸径3.5厘米的垂榆,去年能卖10多元一株,今春则不到7元。“这是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但相比于其他地方相互压价、把产品卖滥了,靠山还是不错的。”杨景波说,“这主要是苗木协会发挥了作用。”
靠山现有花木面积2.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0%,主要种植垂榆、银中杨、梓树、柳树、云杉、油松、丁香、连翘、绣线菊、福禄考等。以前,苗农卖苗基本上是单兵作战,一人一个价,十分混乱。杨景波说,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模式已阻碍了靠山苗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2003年年底,靠山建立了苗木花卉协会,负责组织当地苗木的产销。现在协会会员已发展到1300多人。靠山目前有3000家农户在从事苗木生产经营,占农户总数的50%,协会计划3年内将他们都发展成会员。
今年春天,协会会长、副会长等骨干领导联合制定了靠山苗木销售的指导价格。由于他们都是靠山最大的种植户和经纪人,制定的指导价格又比一般苗农的高,老百姓的苗木价格也就上来了。急于抛苗的一般是经济困难的农户,为了帮助这部分人,协会在靠山20个苗木种植村里,每村选出5个困难户,先帮他们卖苗。
现在通过协会卖出的苗木占靠山全部苗木的一半左右,销售地也从以前的东北三省扩展到了河北、河南、山西、宁夏、甘肃等地。协会还经常组织苗农出去参展、参观。
政府扶持 持续发展
记者曾两次去靠山,都是在雨后,坑坑洼洼的街道上积满了水,车辆驶过,泥水四溅。“年底你再来,将见到16米宽的平整街道,两旁还有绿化景观。”杨景波说,“辽宁省财政拿出了1500 万元项目资金,力争把靠山建成东北最大、全国领先的苗木生产基地。”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花木示范基地和交易市场的建设,另有一些配套资金将用来整修道路、治理河道等。目前,1000 亩的示范基地已建成,有针叶乔木、阔叶乔木、紫杉、花灌木、宿根花卉、草坪、盆景和绿化长廊8个示范园。占地面积5亩的交易市场将于7月底完工。
为了增强竞争力,促进苗木产业可持续发展,靠山确定了“四个转变”的发展思路:由单纯生产基地向生产销售集散地转变;由分散的农户经营向规模集约经营转变;由经纪人单纯组织销售向建基地、搞销售、包工程转变;由生产一般品种和中小苗木向生产中高档苗木和大规格苗木转变。
杨景波说,这些思路有的通过协会组织协调能够实现,有的则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像示范基地和市场的建设等项目,如果没有上级政府的支持很难实现。正是因为有了协会和政府这两座“靠山”,靠山的苗农心里才踏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