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近日从上海市绿化管理部门获悉,有关部门总结前一阶段屋顶花园试点工作的经验,计划通过扩大试点范围、将屋顶绿化建设融入建筑规划设计中、将屋顶绿化纳入物业管理范畴等方式,尽快让城市的“第五立面”绿起来。
以往,由于屋顶花园的建设受到建筑质量、养护管理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上海屋顶绿化建设的瓶颈一直无法突破。上海绿化管理部门去年起确定了试点范围,计划用3年的时间建设10万平方米屋顶绿化,具体工作由相关区及街道负责实施。目前,该市静安区的市西中学、一师附小、上海现代设计院等单位的屋顶绿化已经全面建成,生存状态良好,为解决老房子屋顶荷载、养护管理难的问题积累了经验。
试点工程实施中,根据建筑的渗漏程度、建筑荷载、财产所属、管理养护条件等情况,设计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屋顶花园。一是地毯式绿化。即在建筑负载能力较差的屋顶上,通过选择适应在薄土层生长的植物,建设地毯式屋顶绿化。目前从日本引进的生物培育床绿化屋顶技术已应用到屋顶花园建设中,据介绍,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解决屋顶绿化的建筑荷载问题;二是花园式绿化,即选择建筑荷载较强的屋顶,建成花园式屋顶,种植雪松、桂花等乔灌木,形成错落有致的屋顶景观;三是组合式屋顶花园,即沿屋顶有墙角和承重墙等处,通过盆栽和缸栽绿化组合成屋顶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