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个朋友给笔者打电话求助,说是近期有几个高级研讨会,不知该参加哪一个。说实话,笔者一时也不知如何建议,只好以笑作答。
眼下,
花卉业一年内举办的“高级”研讨会不胜枚举。省里办个花博会,同期搞个研讨,要高级的;市里办个花卉节,组织论坛,也要高级的;甚至县级举办业务研讨班,名称也要冠上高级。好像现在业内全是高级问题,没有普通问题,这的确让人哭笑不得。因此,企业参会犯难,也可以理解。此做法实在不宜提倡。
“高级”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层意思:达到一定高度的、超过一般的。照此看,高级并不是随便就能拉来用的。
笔者参加过一些研讨会,其中不乏拿“高级”说事的:先请地方领导说几句诸如“把握优势”、“打造航母”、“做大蛋糕”等振奋人心的话,随后大家自我介绍,递名片、聊生意,研讨会成了推介会。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些研讨会别说研讨问题,就连问题汇总都没有。结果是会散人走,至于“深层问题”,下次再议。难怪有人说:这类“高级”研讨会,领导讲话“达到一定高度”,研讨内容却是“超级一般”。
如果说是全国性的会议、加上“高级”二字,笔者自然也无话可说。可随随便便的讨论会、交流会也要扯上高级,就有弄虚之嫌了。办会者的目的无非有两点,一是想多吸引人,不管内容怎样,有人气就行;二是借此多收参会费,钱收到了,至于话题高不高级,就没人关心了。
某苗圃负责人曾拿着一大摞邀请函对笔者说:“这么多高级研讨会,真是难以取舍。”笔者相信,他说的话,贬义多些。依笔者看来,办会者倒不如务实点,放下“高级”情结,把一个个小问题研讨清楚、探讨明白、解决到位,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