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西北边陲甘肃,如今一朵朵娇美艳丽的鲜花、一株株青翠挺拔的绿植正逐步扭转着人们对西部的印象,一个方兴未艾的
花卉产业正在这里孕育勃发。
政策引导产业发展提速
走进临洮县三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近3万平方米的温室里,即将上市的30多万株蝴蝶兰娇艳动人,工人们忙着将一株株蝴蝶兰打包装箱,准备发往北京市场。该公司负责人刘宗义对记者说:“花卉业比我们原先从事的建筑业更令人兴奋。虽然我们公司成立只有两年,但我们已形成了从蝴蝶兰组培苗、小苗、中苗、大苗到成品花的系列产品,不仅可以满足西部市场,还有70%销到了北京、上海及东南亚地区。能有这样的发展,完全得益于这些年甘肃省政府对花卉业的支持和引导,以及在土地、资金、政策方面的扶持。你看,那边又有1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温室开工了,建成后将大量引进生产大花蕙兰、文心兰和卡特兰等产品。我们的目标是在西部打造出全国最大的洋兰生产和出口基地。”
“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是花卉产业得以健康、有序、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甘肃省花协副秘书长薛高文告诉记者,2000 年,该省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快全省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在制定花卉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的同时,相继出台了减免有关税费、财政资金扶持、金融信贷贴息、土地优先承租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在相关政策的鼓励,截至2004 年底,全省花卉栽培面积达4.5万亩,年产鲜切花6890 多万支,各类种球2666 万粒,盆景盆花6475 万盆,年产值达到3.65 亿元。花卉成为了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朝阳产业。
科技带动品质出手不凡
在天水市绿鹏公司的花卉种植基地里,经过太空育种的仙客来绽放出奇异的花朵:有的一株花开两色,有的重瓣花极为罕见。该公司总经理包文生感慨地说:“是科技让我们在仙客来育种领域迈出了成功的一步。”据了解,目前这些被称为‘神舟风采’的太空系列仙客来品种已经过三代播种繁育,如果第四代表现稳定,即可推出仙客来杂交新品种。
“与科研院校合作,为花卉业注入科技含量,是甘肃花卉业发展的动力。”天水市农科所所长郭利康告诉记者,几年来,他们一边在农户中推广科技知识,一边加大科技创新能力。2003 年,他们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合作,建起了东方百合系列品种脱毒种球繁育技术体系,第一代无毒子球已经繁育成功,明年春天便可在大田种植。
更让甘肃花卉业者感到欣慰的是,在六博会上,由该省花卉企业培育的盆栽红掌、太空仙客来、彩色马蹄莲、百合鲜切花、反季节盆栽芍药等42项产品获得奖项,名列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榜首。薛高文说:“科技带动了全省花卉业的提档升级,这些高品质花卉不但让西部靓丽起来,而且让花卉业发达的东南部地区以及国外人士也都刮目相看。”
外引内联合作优势互补
尽管甘肃生态环境相对恶劣,但狭长的地域特点也给其带来了多样性气候。尤其是临洮、天水、酒泉等地,四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为球根花卉生长和种球繁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由于这里光照充足,种出的花,颜色特别鲜艳。很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到甘肃生产花卉,看中的就是这里特有的气候资源。”天水三阳公司总经理杨得玮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与北京博方园艺、台湾大汉公司、比利时丹尼斯等几家公司合作,在引进品种的同时也学习了先进的栽培技术,他们生产的红掌、凤梨、竹芋等产品深受北京、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的青睐。尤其是今年培育的1万盆‘北京成功’红掌,以花大色艳,株高达1米,花朵数达12朵的明显优势,成为红掌中的精品,在北京的批发价高达每盆70元。
在三易公司记者了解到,他们的蝴蝶兰种苗全部来自广州今日生物科技公司。据刘宗义介绍,他们与今日公司合作以来,蝴蝶兰品质非常稳定,尤其是‘环球佳人’、‘圣诞玫瑰’两个品种更是深受赞誉。
“我们的仙客来之所以能打开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市场,也得益于多年来与浙江森禾、胖龙园艺等公司的技术合作,让我们从一开始就站在了较高的起点上。”对此,绿鹏公司包文生也颇有感触。
在引进外来企业的同时,抓龙头带基地,形成连片发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