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骆会欣报道 为迎接即将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北京市园林绿化职工调用羽衣甘蓝、红枫、菊花等103万盆植物,布置在天安门广场、迎宾线、各代表团驻地周边等绿地,以全面营造热烈气氛。
天安门广场花坛是本次环境布置的重点,此次布置体现出了以绿色为主调、多彩色植物为点缀的景观效果。广场中心花坛以三棱柱结构的立体会标为主景,将会徽作为中心花坛的主题。三棱柱结构牢固,寓意中非之间的稳定关系。
挑战冷凉天气羽衣甘蓝逞英雄
天气凉、可选用的植物种类少是此次花坛布置的主要难题。园林工人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主要以大型绿植如云杉、冬青等为骨架,增加彩叶和观果花灌木如红枫、海棠的比例,在主景和近景区点缀羽衣甘蓝、三色堇、菊花等耐寒观花植物。其中被誉为叶牡丹的羽衣甘蓝在这次花坛布置中大放异彩。为应对大风、降温、霜降等不利天气因素,园林工人还对天安门广场的
花卉采取了特别措施,在凌晨低温时搭设防寒网,确保论坛期间的观赏效果。
突出中国风情大
红灯笼上街头
朝阳区在景观布置中,大量使用了具有浓郁中国传统风情的宫灯、大红灯笼、中国结、红飘带、鞭炮、红“福”字等,成为这次绿化景观工程的一大特色。在朝外大街上,记者数了一下,大宫灯约有60盏,大小瓜型灯约有450个,大中国结50多个,还有红“福”字、鞭炮、丝绸带等,把整条大街装饰得喜气洋洋。

图为天安门广场的花坛会徽。本报记者郑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