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12月2日,在2006IPMCHI-NA中国国际植物展暨第三届中国国际园艺资材展举办期间,本报组织召开了“热带兰产业生产与流通研讨会”。4位主讲嘉宾都是多年从事热带兰生产和销售的资深人士,分别就蝴蝶兰、大花蕙兰和其他热带兰的国内外市场情况做了精辟分析,受到了与会者的欢迎。我们特将每位嘉宾的演讲精华摘录给大家,从本期开始陆续在一版和三版刊出。
国际市场供需有变 近两年,台湾蝴蝶兰在全世界的销售板块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
美国市场以前蝴蝶兰种苗出口到美国要求裸根,运过去要缓苗1至2个月,育成率在50%至70%,损耗很大,导致美国市场蝴蝶兰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市场无法快速成长。自从2005年台湾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被允许蝴蝶兰种苗带水苔进入美国市场的地区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蝴蝶兰种苗产区之一,台湾的蝴蝶兰种苗经18天海运到美国东海岸港口,马上就能进行降温催花,省去了缓苗的过程,而且损耗低。于是从去年到今年,美国蝴蝶兰种苗市场的需求量开始增大,目前仍供不应求。
日本市场由于前几年日本经济不景气,日本花商对销售进行了调节,他们采取了压低价格、提高产量的手段,扩大了消费市场。过去大花蝴蝶兰3万日元/株,现在1500至2000日元/株,对台湾蝴蝶兰种苗的出口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韩国市场韩国以前的主要供苗商在台湾,每年从台湾进口3.5寸蝴蝶兰大苗1000万株。从2005年起,台湾出口美国的3.5寸蝴蝶兰大苗可以带水苔入境,价格约为30元人民币/株,而出口同品质的3.5寸蝴蝶兰大苗到韩国的价格是15至18元/株,于是台湾的大苗大量进入美国市场,造成韩国市场严重缺货。
荷兰市场2001年荷兰市场蝴蝶兰量很少,而且品种偏老,花色要求也不是很严格。而从2004年起,荷兰市场蝴蝶兰消费量从3500万株上升到今年的8000多万株。
企业应进行“体检” 近些年,许多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生产蝴蝶兰,所以台湾市场的变动对祖国大陆影响很大。由于台湾的产量目前已无法满足日美的市场需求,所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韩国只能到祖国大陆来购苗,他们需求的品种与国内相似。荷兰等一些欧洲国家也纷纷到祖国大陆买苗。
目前,祖国大陆的蝴蝶兰产业可以说是绿灯通行。据我了解,祖国大陆的蝴蝶兰种苗出口量已经由2004年的3500万株上升到今年的8000万株。虽然目前绿灯通行,但交通规则并不能保证你不被后面闯
红灯的人撞倒。面对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变化,我认为我们的企业应该进行“体检”。
首先是要专业,不要投机。经营者要有专业精神,前几年我们有很多人闯红灯,为什么会闯红灯?很多人进入蝴蝶兰生产,有的是为了做形象工程,还有的本身就是外行,这些人投机思想很严重,蝴蝶兰生产专业技术还没熟练掌握,就盲目扩大规模,绝大部分闯红灯的人只是在经营产品,没有去经营市场和尊重市场,经营者本身只懂管理,不懂专业。事实上,生产蝴蝶兰的门槛是很高的,除了资金、技术因素,一定要有专业的理念,市场不成熟时,对所有品种都会包容,一旦市场成熟,很多品种就会被淘汰,所以企业一定要有对市场的预判。我认为,蝴蝶兰生产企业首先定位要准,其次是品质定位,最后才是定量和定价。
第二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多交流学习,建立自信。蝴蝶兰企业经营者一定要有专业素养,应该学会经营市场。蝴蝶兰产业需要大家共同经营,市场是大家共有的,每一个成员都应珍惜市场。很多企业在成立的最初,经营状况很不错,但到了后期,却一直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前期没有经营市场,只看重产品本身,闭门造车。在台湾,蝴蝶兰生产企业之间的互动性很好,企业之间经常举办联谊会,如果有人在栽培管理、包装运输等环节有问题,大家都能在会上互相交流沟通。而在祖国大陆,这种沟通几乎没有,所以我倡导内地的企业能经常组织类似的交流活动。
第三是要学会逆向思维。3年前,国际市场还未打开,祖国大陆蝴蝶兰产业处在低潮期,产业进行了一次大洗牌,一部分企业被淘汰出局。当时,有很多组培室过量生产蝴蝶兰种苗,我亲眼看到两个厂家把组培苗倒进垃圾桶,大部分的种苗都是低价甩卖,对整个蝴蝶兰产业造成恶劣影响,很多人对蝴蝶兰丧失信心,离开了这个产业,非常可惜。我们公司坚持了下来,一直在为蝴蝶兰输出储备品种。明年我们的蝴蝶兰种苗产量将突破500万株,而且现在已经接到70%至80%的订单。我认为企业在产业低潮时,应该具有逆向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