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蚧壳虫的性状: 蚧壳虫是附着在花木枝干或叶片表面、刺吸花木汁液的一大类害虫。花木被害后呈现出生长不良,枝叶枯黄,甚至整株枯死。此外,被红蜡蚧、龟蜡蚧、紫薇绒蚧等严重为害的花木通常还呈现出灰黑色。这是因该虫在吸食枝叶汁液时,排出大量的粘液污染叶面枝条,诱发了煤污病的缘故。该虫的体表可分泌白色絮状蜡粉,蜡粉可成片状、团状或其他形状,如绵蚧、纽绵蚧等。而另一些种类则可分泌蜡质状物以构成蜡壳,蜡壳的颜色和形状各异,如龟蜡蚧的蜡壳多呈灰白色,半球形背面具龟甲状纹。而红蜡蚧的蜡壳则呈暗红色、椭园形。揭开蜡粉或蜡壳,可见到红色的虫体。 二、蚧壳虫的防治处方: 1、生长季防治。因该虫的虫体平常多有蜡粉或蜡壳保护着,所以掌握适宜的施药时期是防治该虫成败的关键。通常药剂防治应在若虫孵化期进行。常用的药剂和使用浓度为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一般间隔7——10天喷一次药,共喷2——3次。 2、冬、春季防治。进入冬季花木停止生长后,及早春花木尚未萌动前,可喷用20号机油乳剂30——40倍液或蚧螨灵乳剂100——200倍液。 3、结合修剪,注意去除有虫枝条并烧毁;而家庭养花中发现蚧壳虫1时,则可用人工直接擦(刮)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