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花芽着生在一年生枝的叶腋间,在头年秋天就已形成。大多数的叶腋只着生一个花芽,但也有着生两个或三个花芽的现象,这在“小红朱砂”、“残雪”等品种中较为常见。 梅花的花芽外被有鳞片,起保护芽体的作用。一般一个鳞片中只含有一个花芽,但在“白须朱砂”品种的花枝上,出现了一个鳞片中含有两个或三个花芽的现象,如果树体营养好、气候又适宜,这些花芽均能开花。这种多花现象在其他品种中也出现过,如1987年在东湖磨山的一盆“扣瓣大红”上,同一叶腋竟开了六朵花。 梅花的花由花梗、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五个部分组成。有的品种雌蕊只有一个子房,如“江梅”、“米单绿”等。有的可多达伍个,如“重瓣粉朱”、“变绿萼”等同一品种因开花期、气候及树体营养等不同,雌蕊发育情况也不同。一般花期较晚、树体营养好、气候调和的条件下所开的花,雌蕊发育就较充分,多个子房通过风媒或虫媒,一朵花就能结多个果。如能结鸳鸯果(即两果)的品种有“粉红朱砂”、“淡晕宫粉”等;能结品字果(即三果)的品种有“小绿萼”、“大羽”等;能结器字果(即四果)的品种有“二红宫粉”、“双碧垂枝”等;能结梅花果(即伍果)的品种有“重瓣粉朱”、“变绿薯”等。 梅花的多果现象不仅是因为多子房形成的,也有的是前述多花现象造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