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观赏植物来说,控制其生长高度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工作大多在人工气候室中进行。最近,北美和几个欧洲国家研究出“温差”(DIF)生长论,它是以许多植物的节间伸长易受昼夜温差影响的发现为基础的,他们发现尽管植物接受的平均温度相同,但若处理方法不同,植物则将在高度上呈现很大的差异。实验表明接受昼温低于夜温的植物矮于接受昼夜温度相等的植物,也矮于接受昼温高于夜温的植物。由于通过三种处理的植物在叶数上没多大差别,所以植物在高度上的差异反映了植物节间的伸长规律。夜间给观赏植物蒙上一层保温幕布,这不仅能促使植物生长结实和多开花,而且还有利于植物能量的贮存。在Littlehampton还做了另一实验,其结果表明,在白天和夜晚之中改变温度要比在白天和夜晚开始时变化温度效果要好些;白天按受20℃一10℃的温度、夜晚接受10℃—20C的温度的菊花,比白天接受10℃—20℃、夜晚接受20℃—10℃温度的菊花长得高些,开花也迟些。这个实验结果暗示了植物秆的伸长和开花反应都对白天和夜晚某一特定时期的温度特别敏感。在Littleham pton,这一研究将进一步深入下去,以便调查出短期温度的下降对植物影响的规律,以及测定出冷处理的最佳时期、处理时间和温度下降量的关系,并且更进一步地利用生理和遗传学的理论来确定温差反应机制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