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生长发育与其所处的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在自然环境中,气候条件适应与否,总是衡量花卉分布和露地栽培正确与否的基本前提。 大家知道,地球上的气候由于太阳照射地表的角度不同,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地带性变化。北半球从南向北,由终年炎热的热带地区逐渐过渡到四季分明的温带,再过渡到长冬无夏的寒带地区,相应地热量条件越来越差,适宜于花木生长的季节越来越短,自然景观也随之出现由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到暖温带落叶阔叶树种,到寒温带针叶落叶树种和寒带冻原草甸为主体的植被类型的过渡,越往北,花木的种类便越来越少。所以在自然状态下,每种花卉都分布于一定的水平气候带,其地理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着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严格的生态适应性。如喜暖耐热的花卉洋兰、变叶木、米兰、莱莉等主要分布和露地栽培在中、低纬度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喜温耐寒的花卉牡丹、百合、月季等多天然分布在纬度较高的暖温带和温带地区。它们都各自表现出对于原产地气候带热量条件的良好适应性。跨地带的引种栽培,常常使同一花卉在生长发育、生育速度、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观赏效果上产生很大差别。懂得了自然花卉的水平地带分布特性,也就不难理解典型的亚热带果木柑桔,为何过了淮河到温带地区露地栽培,常常蜕变成观赏和食用价值均极低劣的枳的道理了。 真有意思,大概是花木也有自己的恋乡之情吧,人们决不会在冰天雪地冻原地带看到一棵姹紫嫣红的攀枝花,也不会在终年高温炎热的热带雨林中看到一株斑斓动人的郁金香。正是自然气候在南北方向上的这种极有规则的差异和变化,才使花卉植物在地理分布上同样呈现出非常鲜明的地带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