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颜色五彩缤纷,你想知道这些美丽的颜色是怎么产生的吗? 在植物解剖学中,把花瓣的构造分为四层:最上座由一列乳头状的细胞排列成上表皮,其下是一或二列整齐的柱状细胞,叫栅栏组织,再下面是几层形状不规则的疏松细胞,细胞有很大的间隙,其中充满空气,象海绵一样,所以叫海绵组织,最下面是序列整齐细胞形成的下表皮。上表皮细胞的特殊形状,使光线形成均匀的漫反射,是花瓣色彩柔和的原因。 参与花色形成的色素一般存在于花瓣的上表皮中,但颜色较深时,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中也含有色素,有时连下表皮也含有。总之,色素是层状分布的。 色素种类很多,大部分属于类胡萝卜素类或类黄酮类。类胡萝卜素类在植物中呈现黄色、橙色或红色。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类酯。 类黄酮共分三类:最重要的是花红色素,它本身呈现红色,是认红到蓝紫的花的色素母体。其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叫花青苷。花黄色素比花红色素种类更多,为淡黄色或归于无色的类群。花橙色素呈现深黄色。类黄酮都是水溶性的,并且总和糖类结合在一起存在。花青苦与糖的结合物叫花青素。 类胡萝卜素常以沉积或结晶的状态存在于细胞质内的有色体上。类黄酮则溶解在细胞液泡内。有时类黄磷还会形成结晶或胶状物,使细胞局部的色调异常。 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都是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都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还有一种含氮色素类,只在甜菜、仙人掌花等数量很少的植物或器官中发现。 花的颜色并不是所含物质的本来色调,只有当色素形成母体之后,才能确定基本花色。花色和母体色素的关系如下: 一、白色:在自然界,正常的纯白色花是没有的,我们通常所说的白花实际是奶油色或象牙色。这种花大都含有无色或极淡黄色的花黄色素。比如白色金鱼草和大丽花。白玉兰花瓣的白色是由于花瓣组织内细胞间充满了气泡(与空气不同)所致。 二、淡绿色:这种花里含有少量的叶绿素,如中国兰花。 三、黄色:有的花只含有类胡萝卜素,如黄色基薇;有的只含有花黄色素,如樱草;但大部分是类胡萝卜素和花黄色素共存的,如万寿菊、金盏菊、郁金香等;含氮色素对黄色鸡蛋花有一定作用。 四、橙色:有的由纯类胡萝卜素形成,如百合;有的由花橙色素和花青素形成,如金鱼草的橙色种。 五、绯红色:有的只含有花红色素,如一串红,有的由花红色素和类胡萝卜素共同形成,如郁金香;有的由花青素和花黄色素或花橙色素形成,如Chaanthe。 六、褐色:含有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如桂竹香。 七、深红色、粉红色、紫色、蓝色、黑色都是由花青素的作用形成的。真正的黑色花是不存在的。我们说的黑色指极深的紫色红色。 相同的母体不一定有相同的花色,这是因为最终表现出来的花色还与许多其他因素有关: ①、色素的数量效应:有时色素含量的多少是花色产生差别的原因之一。如普通矢车菊的花色素含量为百分之零点零五至百分零点零七,相对暗紫色品种含量达百分之十三至百分之十四。花所含各种色素相对含量不同,花色也有差异,有的花具备将花黄色素转变成花红色素的能力,从而影响花色。 ②、复体的形成:花红色素中的某些种类能够和铁、镁等金属离子形成一种复体色素,这种复体色素是有些蓝色花的母体,比如大花鸭跖草。还有得类特殊的花黄色素,也能和某些花红色素形成蓝色的复体色素,这种作用叫辅助着色,如鸢尾及三色堇的蓝色和紫色。 ③、酸性的影响:任何植物汁液通常都呈偏酸性,而酸性的微小的差异,也影响花色的显现。倒挂金钟红紫色花酸度比紫色要高。 ④、组织结构:有的花乳头状上表皮细胞显著伸长,影响光照,自身阴影产生多,使花瓣颜色加深。如黑郁金香及黑罂粟。有人发现,花色与表皮细胞高与宽之比有关,如红色蔷薇平均一点六四,黑色蔷薇则为二点三四。 每每朵花的颜色都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同的花色可能有不同的基础,不同的变化又可能有相同的背景。同时,各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着,从而形成了绚丽斑斓的花的不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