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期,花店案例刊出了“该不该参与价格战”的讨论,很多花店业的朋友看到后都积极参与表态。这期,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是否参战看自己的需要
我们店也参加过价格战。当时是淡季,尽管有团体订单撑着,但每天看着顾客因为价格走出我们的店到旁边去买,我和员工心里都不舒服。2个月后我们取胜了。事后,大家都认为,取胜的关键不在于价格,是我们放低了自己的利润,因为我们的价格还是比对手的高很多,真正帮我们赢得顾客的是服务和花艺水平。
现在我们重新设计了店堂,提高了花的品质和服务水平,价格也相应涨了一些。我们以一个专业的花艺式花店形象出现,赢得了顾客的信任。现在,顾客即使去别家店看完,还是会回来,因为他相信我们的实力。当然,还是有选择价格的顾客,不过这种顾客已经被我们主动放弃了。
到底和对方战什么
一个商人和一个犹太人对街都开食品店。商人觉得唯一能让自己在竞争中获胜的办法就是打价格战。于是他在门口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火腿,一磅5毛。”结果犹太人也在门口竖起一个牌子,上面的字样是“一磅4毛5”……一来二去,直到火腿的价格降到一磅3毛5,商人找到犹太人,气愤地说:“再这么降,我们俩都会赔死!”犹太商人笑眯眯地说:“可是我的店里根本就不卖火腿啊……”
盲目参与价格战是可笑的。了解对手、了解自己之后,再决定怎么做吧。
做最后一个参与者
作为小花店,直接打价格战,并不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但又不能眼看着自己的花卖不出去而无动于衷。所以,对于价格战,应该采取伺机而动的策略。
总结这些年在花卉销售上的经验,我发现,最后一个参与价格战,是一个既能保全实力,又比较稳妥的办法。去年夏天,我们这条花街上,有一家花店打出了“玫瑰0.8元一支”的广告(通常是1元至1.5元一支)。没过两天,另一家又喊出“10支玫瑰5元钱”。于是街上的花店都开始比赛一样地降价。那些日子,我店里的花还是坚持不降价,但销量锐减。店员劝我亏本降两天价,把顾客吸引过来。我没有同意。但在那几天进货时,我特意不进玫瑰。又过了两天,我发现,整条街上,就剩我的花店没有降价。此时,距七夕还有三、四天。于是,我让店员打出“七夕情人节购花折上折,满100送玫瑰”的条幅。结果,我成了价格战的最后一个参与者,不仅没有赔钱,还小赚了一笔。
把竞争对手变成合作者
如果你的对手不多,可以考虑退一步合作生存。
在花店的经营中,联合协作也是一个回避价格战的好办法,且已被一些经营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如下面这个真实的例子:
赵小姐接到了一个布置酒店会场的工程,主办方请她到会场实地看一下,商量布置方法和价格。而当她来到现场时,却发现精明的主办方同时邀请了五位花艺师,要每人提出一套方案和报价,供自己选择。眼看一场价格战就在眼前,其他四位花艺师中还有两位是赵小姐早就认识的朋友,如果真杀起价来,不但大家都很难有利润,而且以后恐怕连朋友也没法做了。脑筋灵活的赵小姐马上主动把那两位朋友叫到一边,率先表示不愿打价格战,希望能三人联手做出一个方案,共分利润。此言也正合了那两位的意思,于是三人以优秀的设计获得了工程,又一起完成。虽然利润分了三份,但大家都觉得这是一次成功又愉快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