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在室内插上几枝腊梅,清香阵阵,但人们往往因脱蕾现象而扫兴,但怎样才能使腊梅减少脱蕾呢?其实办法很简单,只要了解腊梅的开花习性后就能够做到这一点。 从8月后见到小花芽,以9至10月发育最快,11月份气温渐人零度花蕾暂缓发育;但暖和年份的11月上中旬可见到花蕾萼片胀开,这就象征着元旦前早早开放。 腊梅花蕾要求前期温暖和后期稳定的天气,即使发育较好的花蕾也易在温度急剧变化之后出现落蕾;特别是冬季10℃以上的高温危害为大,如果气温再稳定的升高就会缩短或结束花期(3月中旬左右)。所以,脱蕾是温差反应的现象。 5℃偏上的温度中则不易脱蕾;但若升高到12℃就有脱蕾,所以10℃可视为脱蕾的上限温度。 除温度原因外,还与长势、修剪及管理等因素有关。笔者从调查中发现,枝段节间长2.5厘米及以上的花蕾发育好,而节间短的枝段上的花蕾则弱;弱蕾更易脱蕾。 在北京一带的腊梅多在晚冬或早春开花,脱蕾现象更为常见。应于夏季剪除叶密的短枝,对强旺枝摘心缓势。停长后增施叶肥,秋后用保温法延长叶片的光合作用,以供应花蕾所需养份。冬前在花枝套袋防寒。盆栽者于11月中旬以冻叶不冻根的措施使之暂时休眠,(剪叶法也可),然后放人5℃以下的低温室,这样可达春节或元旦开花的目的。夜间温度降到—2℃也无妨。在节前提早20天缓慢升温,夜间也需保持零上温度;如花蕾发育过快,也可控制在2℃左右的环境中。要保持环境有一定湿度,但盆土又不宜多水。 另外,腊梅花不耐烟尘,插花应注意换水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