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月季生长的环境要求是非常复杂的,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等方面。本文重点回答月季对光、温度和二氧化碳的要求。在温室生产上,可利用设备,加强管理,尽可能使这些因素达到或接近月季生长的最佳水平。 温度 笔者的栽培经验表明,鲜花收获后,温度过高会促芽早日萌发,生长加速,成花期短,产量高,但是质量较低,切花寿命变短。相比之下,制度低一些,会使产量下降,切花期延长,但是切花质量好,特别是鲜重增加很多。 在不考虑Co2浓度的前提下,大部分温室月季在昼/夜温度为21一24/13—17C时,生长最好。由于秋、冬、春季、温室夜间温度维持比白天要长,所以夜温对产量、质量的影响更大,应尽量保持夜温一致。在昼长增加(减少)了2个小时以上时,做一些轻微调整。调整幅度不超2℃为好。 在试验中,发现日平均温度与产量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例如,日平均温度升高,月季“S0nia”(索尼娅)和“IIona”(埃龙那)的产量增加了,提前数天成熟,并且不健康的芽减少了。在日平均温度为18.6C时,这两个品种的枝条长度达到最大值。在日平均温度为17C时,两品种的鲜重最重。 试验还表明日平均温度不变时,维持夜间一段时间高温,可以增加产量。由此产生一种新的加温方法——夜间分段温度方法。 夜间分段温度是一种在低温期采用的加热方法,可以降低加热费用,节约能源。具体做法:天黑以后,维持白天的温度水平几个小时,通常是到夜里10点或零点。然后让加热系统停止工作,温度开始下降,一般降到7—10℃,甚至可以降到4.5℃。保持这个温度到早上6、7点钟。然后启动加热系统升温。由于夜间停止供暖6—8个小时,能源便节约了。 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天黑以后的头几个小时里,植物在白天利用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并且积累的过程仍在进行。这个过程在相对温暖的温度下会进行得更快些。因此在前半夜宜保持与白天一样的温度。一旦当天制造的养分已消耗尽,植物生长实际上将停止。此时将温度维持在临界值附近一段不长的时间里,植物也能够忍受。具体的夜间分段温度值和处理天数,依品种,温室类型,植物长势等因素而定,需要试验。 温室,不仅在寒冷季节使用,天气炎热时,应该成为“凉室”。因为高温要影响花的质量,即切花的校长、鲜重、花头尺寸、瓶插寿命都下降了。高温也会增加畸形花的数量。 在北京地区,7月份,气温为36、c(晴天)时,采用湿冷垫——排风系统,波状纤维玻璃板覆盖的连跨拱型温室,室温可控制在27—29℃。当进入雨季,空气湿度增大到85%以上时,湿冷垫——排风系统降温效果也不理想。 地温 全封闭式温室,昼夜温度设定值为24/15℃时,在采暖季节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上旬,距地表15—25厘米处的地温,一般为9—14℃(从北向南,逐渐升高)。 灌水温度能有效地影响地温,但是持续时间很短。因此,冬季对灌水加温是没有意义的。 在地温从13.5℃上升到22.5℃时,温室月季的根(其实是砧木)生长变慢。在地温较低时,根的鲜重、干重增加很快。地温为18℃时,月季顶端生长最快。离开这一最佳温度,都呈下降趋势,对“Sonia”(索妮娅)而言,地温为21℃时,产量最高地温为20—22.5C时,枝条长度最长。地温一般不影响成花日期。 在美国的商业温室生产中,常采用土壤加温技术。一般规定为:昼/夜室温为21/16℃,冬季,地温加热到26℃;晚春,提高到27.2℃。 所谓月季的“大头鱼”状花,指的是花头极短,花瓣很宽,花瓣数量很多的花。造成月季花呈“大头鱼”状的原因是芽发育时温度低于12℃,造成花的器官畸形。喷洒赤霉酸,可以阻止或减少大头鱼状月季花的数量。喷洒浓度一般为10—50即m。 二氧化碳如果co2浓度达不到最佳水平,月季生产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提高室内Co2浓度的途径包括通风,气化干冰,燃烧乙醇、丙烷、天然气等等。 根据国外资料,当温室人工补充Co2时,室温应该高一些,以24—29℃为好,CO:浓度为1200—2000ppm,并于晴天时实施。 各品种月季对C0:浓度的反应有些差异,增产幅度从7%到60%不等,增加Co2浓度可明显地改善和提高切花品质。 在光照强度相对较低时,C02浓一些还可以减少盲芽的数量。 光月季可以忍受阳光直射。光强度在185—280LX(勒克斯)时,完全暴露在光照下的叶片将达到光饱和,在光强度饱和时,由于叶片着生位置的差异,相互之间会造成遮光,所以为了获得最多的光用于光合作用,植株种植空间和支撑方式要仔细安排。 夏季,由于蒸腾作用过强,新梢、嫩芽特别容易受到损坏。所以要使用遮光材料减少蒸腾作用。只遮光可以延续到早秋。 在影响月季产量诸因素中,光的影响约占24—50%,在北京地区,光是温室月季产量和开花时间的主要限制因素。 种植间隔直接涉及到对光的利用率。种植间隔大,每平方米的产量低;种植间隔小,植株生长发育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