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七,这本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也就是人们通常所传说的牛郎、织女每年在这一天相会的日子。据悉,就在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上海新秀商务广告有限公司曾在上海街头向1000名行人散发市场调查表。从收到的780份有效调查表中发现:有48%的人对“中国情人节”有渴望感;而27%的人对此缺少兴趣;18%的人表示会根据自己的情感需要,有选择地从
花卉市场中找到自己满意的商品选购;而7%的人对“中国情人节”持反对态度。从这份调查表中不难看出,不少消费者对中国的“情人节”是比较看中的。
可在现实中,作为商界中的一分子,不少花卉企业却将其自动放弃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前些日子,笔者曾光顾了上海几家花卉企业,发现他们对“七夕节”都视为平常的日子,既没有储备香石竹、玫瑰等,为“中国情人节”大造声势,也没有特意安排营销人员在“七夕”这一天出门去兜售鲜花。
笔者曾数年在服装、首饰、医药、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中穿梭,发现这些企业不论规模大小,机构设置中从不忘却设置市场策划部门(也有叫广告推广部,或者称客户公关部),除安排多名专业从事市场推销的人员外,均设有1名至2名市场策划人员。平时,他们不光在同行业中和社会上为企业摇旗呐喊,还要为老总和营销人员在制定公司营销策略上做幕后的策划者。如果遇上市场营销淡季,他们会利用各种场合和时机,为企业或产品进行游说,还会变着法儿推出各种消费理念和营销活动。而遇到某个节日,更是不遗余力地营造声势,其最终目的无非是为企业营销服务。
其实大凡稍有些花卉销售经验的人,一般都比较看重节庆佳日。因为这是人们为庆贺佳节大把花钱、尽情享受的最潇洒时光,也是花商们销售各类花卉盆景和鲜切花的最佳时机。因此,他们会在节日前利用各种场合、时机以及通过媒体,大力营造节日气氛,向社会各界宣传各种消费理念和提供各种折扣优惠,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前去光顾。因为他们深知一旦节日过后,市场立马就会明显回落。可是重大节日毕竟屈指可数,加之夏日又是花卉销售的淡季,花商们却为何将农历七月七这个中国的“情人节”弃之不顾呢?
2月14日的“情人节”,是个舶来品,不但洋溢着异国风情,还充满着市场气息与氛围。而“七月初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文化产业与精神文明融为一体的花卉业,打造咱们自己的“情人节”,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