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大赛应该在高档场馆举办
——中国完善花艺赛制前路漫漫
6月举办的“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固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争议也伴随始终。其中最令各方不满的是,举办“中国杯”的赛场位于沈阳市郊,设施简单,交通不便。它的后果有三,一是原本属于艺术领域的插花比赛、布展等被场馆“衬托”得黯然失色;二是原本应该向市民展示的插花比赛却少有人来,偌大的赛事在社会上影响微弱;三是停电、电梯停运等设施故障直接影响了比赛,甚至造成了选手的失常发挥。
赛场选择看似事小,实则反映了大赛主办方对花艺赛事的认识程度,而这又将直接影响着花艺在大众生活中的地位。与此同理,在“中国杯”上,赛场秩序一度出现混乱,比赛用的花材不新鲜等,都与主办方的经验和对花艺赛事的认识程度相关。亮点与非议并存的“中国杯”,让人看到中国完善花艺赛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零分会”不能一刻群龙无首
——有了组织,还要有人组织
成立于2001年的中国花卉协会零售业分会,对中国的花店业意义重大,它结束了以前中国花店业一盘散沙的局面,让中国的花店业者看到了“组织”所带来的改善行业状况的希望。如今走过了4个春秋,“零分会”成立了股份公司,集体参与了中国首届插花花艺大赛,成立了世界花商联合会中国转单中心……成绩不少,然而在2005年,因为领导层的变动,“零分会”一段时间无人牵头,无人问津,甚至在分会自身的重要活动——“中国杯”花艺大赛上,分会作为主办方而缺席。
在中国花店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行业最大最权威的组织却停滞不前,令会员们担忧和茫然。成立了行业组织只是一个开端,怎样保证它有效地运转,时时刻刻为会员们服务,带领行业疾步向前,这才是相关部门需要更费心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