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北京郊区七个山区、半山区县(区)“八五”期间共完成营养钵容器育苗1·87亿株,造林38.1万亩,是“七五”期间育苗0.84亿株的223%,造林20万亩的190%。“八五”期间容器苗造林占同期雨季造林总面积的51.8%,比“七五”期间提高了20个百分点,并且多方面表现出现代容器育苗造林的特点,标志京郊山区造林技术又有了新的进步。 营养钵容器育苗具有不占耕地、成本低、宿土保护苗木根系、自然舒展、贮存一定水分、造林成活保存率高等优点,是现代先进育苗造林水平的重要标志。北京山区县从1974年试验推广以来,累计育苗5.8亿株,造林119.3万亩,平均保存率达到65%以上。 实施容器育苗造林,促进了专业队育苗、整地、造林一体化的形成。随着全市工程化造林的深入开展,山区造林采取专业队造林形式的比重增加。1995年5个县(区)统计,专业队造林面积占同期造林的70%。经技术培训,专业队育苗、造林技术水平都有提高。 多树种春季育苗,利用雨季同期栽植,逐步形成了山区容器育苗营造混交林技术。据统计,1992年至1995年共完成试验营造混交林10.3万亩,占同期容器苗造林面积的27%。 今年雨季,京郊山区共完成造林16.3万亩,共培育容器苗4270多万株,其中造林10.3万亩,占雨季造林的63%;营造容器苗混交林2.65万亩,分别占雨季造林的16%,容器苗造林面积的26%,达到历史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