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草凝甘露,玉女裹淡妆; 如蛟龙出海,似金凤朝阳。 这就是兰艺新秀——水晶艺给予人们的“第一印象”。水晶艺既有奇叶的特点,又具有一般奇叶品种所没有的水晶体叶质;它既有同线艺相似的某些叶艺形式,又具有线艺品种所没有的叶质、叶形和株型的变化。它是我国兰艺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兰艺鉴赏中,我们应该在花艺、线艺、型艺(矮种奇叶)之后,再添上一个水晶艺,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成为兰艺“四大家族”中的一员,从而引起人们的重视,进一步去开发这方面的资源。 根据笔者搜集和观察研究所得,谨就水晶艺的鉴赏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供兰友们参考、指正。 一、什么叫水晶艺? 过去有人把线艺中的“爪”艺称为“上元”、“天河”,亦称“水晶”、“水晶体”。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水晶艺”是两回事,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们所说的水晶艺,是指在兰花叶片的组织中,含有与政党叶质不同的象玻璃那样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晶体;这种水晶体以斑纹或缟线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各种可供观赏的艺术图形,我们把它称为水晶艺。 二、水晶艺与线艺的区别 水晶艺与线艺一样,存在于各种兰花之中,水晶艺和线艺在形式上虽有某些相似之处,俚细致观察,则有本质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线艺兰出艺的地方是平滑的,叶质、叶形和株型都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水晶艺出艺的地方,叶质增厚变硬,叶形扩展或收缩,形成叶中起行龙(皱褶),叶缘起波浪,叶尾起硬兜,甚至整片叶形变成弯扭卷曲,株型出相对变矮。总之,水晶体的成分越重,叶质、叶形和株型的变化就越大。 2、线艺兰的艺色有黄、白、墨绿、银灰等多种,出艺的过程中先出艺、后上色,逐步进化加深,与叶绿的对比也比较鲜明;而水晶艺的艺色,就目前所见而言,只有浅绿、浅黄、淡白和无色等几种,均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态,色调淡雅而亮丽。 3、线艺兰的艺色是以“加色法”的原理增减的,即色素成分越重,艺色就越浓,与叶绿的对比也就越鲜明;而水晶艺的艺色是以“减色法”的原理增减,即水晶成份越重,艺色就越淡、越透明,直至成为与无色玻璃一样的透明晶体。这种情形,就好象是彩色电视的红、绿、蓝三基色加在一起变成白色(无色)一样。 三、水晶艺的基本形式 水晶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上都是由点或线所组成。点扩大而成为斑纹,线延长和扩宽而成为缟线。所以,水晶艺也可以说是由斑纹或缟线所组成。其基本形式有水晶斑、水晶缟、水晶边、水晶嘴等四种。从观赏的角度出发,并根据其艺向变化,为了使之形象化,我们暂且把它归纳为“龙”、“凤”、“虎”三种类型。是否妥当,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四、水晶艺的艺向 水晶艺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其艺向(艺的发展趋向)也是千变万化的。现就上述“龙”、“凤”、“虎”三大艺向,分 1.龙型水晶艺 其艺向均由叶脚开始,自下而上向叶中、叶尖部分发展。主要有: 水晶缟:就是叶片中间自下而上出现水晶缟线,并伴随着这些水晶缟线而出现行龙,使叶形变得更加矫健有力,富于质感。 水晶中透缟:当水晶缟的水晶体继续发展,就会进化成为水晶中透缟,使叶片的中骨和中间部分呈透明状,叶形亦随之而出现行龙和卷曲,株型也相对矮化。最近,四川发现一株春剑矮种水晶中透艺,命名为“冰心奇龙”,视为稀有珍品。水晶边:叶片的边缘自下而上出现水晶缟线,称为“水晶边”。在水晶边宽阔的地方,叶向外扩展,使叶缘变成波浪形;当水晶边继续向上发展,到达叶尖部分,就会使叶形变扭,叶尾起兜,有如群龙昂首舞长空的姿态。 水晶边缟:是由水晶边发展而成。当水晶边的水晶体不断增加,就会向中骨方向扩展,在副骨两侧出现弯弯曲曲、断断续续时水晶缟线,并随之而出现许多行龙和横向的起伏皱,叶形也变成左右弯扭,显得更加苍劲有力,有如蛟龙出海之势。 我们把这种水晶缟线自下而上发展,并使叶片形成行龙起伏、虬蜷多姿的水晶艺,统称之为“水晶龙”。水晶龙的品种很多,以叶片宽厚短圆,水晶含量丰富,叶形虬蜷多姿者为优。从发展的潜力来看,水晶龙是水晶艺中极具培养前途的品种。其艺向均由叶尖部分开始,再沿着叶缘和中间由上而下发展。主要有: 水晶嘴:这是广东的叫法,有的地方叫水晶尖或水晶兜。就是叶尾有一个水晶体的凤冠,成硬兜状,向上或向内兜起。因品种和植株壮弱不同,凤冠有大、小之分。大凤冠比叶片本身还要宽阔,格外醒目,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只凤凰的头部.顶端有个急缩尖的凤嘴:两侧有一双白色明亮的凤眼,凤冠之下水晶体沿着叶缘向下延伸,形同凤凰颈上金灿灿的羽毛。与其伴立的叶姿相配合,酷似金凤朝阳。广东南海选育的“凤来朝”(报岁兰),就是这样的品种,现已享誉台湾和日本兰界,视如珍宝。 小凤冠者,凤嘴、凤眼、凤毛都不那么明显,但小巧玲珑,亦饶有风趣。 有一种水晶嘴,它的“兜”特别深,从侧面看去,其形状酷似海豚的头部,有人把它称作“海豚”,也很名贵。 水晶覆轮:是由水晶嘴发展而成。叶尾有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