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许多无性繁殖的经济作物一样,康乃馨经长期栽培后,植株体内积累了大量病毒,从而使植株抗逆性减弱,花苟开裂,花色不匀,最终丧失商品价值。在无菌的组织培养条件下,分离茎尖培养,可较有效地减轻这一问题。 操作过程。对生长健康、干燥清洁的康乃馨嫩梢,无需用次氯酸钠等进行表面消毒,置于培养皿放入接种台,在双筒解剖镜下用珠宝匠的镊子除去嫩梢的外部叶片,以减少对内部较柔软组织的损伤。待外部叶除尽,茎尖暴露后,用眼科用的解剖刀切下茎尖,将短于1毫米的茎尖植入含NAA1.0毫克/升的改良MS培养基的表面(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但操作越难,成活率越低)。在茎尖接人试管前后,试管的端部用酒情灯火焰灼烧一下,以减少污染。试管的端部用双层铝箔密封,再用蜡条封口,以减少水分蒸发。将试管置于管架上,在距40W日光灯下约30厘米连续光照培养,温度控制在18℃左右。这样培养约21天。待根系出现后,不论茎尖大小,立即转入不含NAA的新鲜培养基上(为了扩大繁殖数量,可将小植株移入含BA0.5毫克/升的培养基上增殖)。约15天。当小植株达2厘米高,并有大量根系时,移栽至5厘米直径的钵中,置于夜温约15℃的温室中。在1周内加罩玻璃烧杯,一周以后可以除去玻璃罩在正常光照下培育。待植株达5—6厘米高度时,换入直径约7厘米的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