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兴建于1999年6月,一期工程建造日光温室30余栋,二期工程建造了近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温室,并从英国引进了先进的播种设备。今年,该园区打算再建两栋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温室。
带着对目前兴建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存在盲目性的疑问,笔者采访了示范园的主管领导刘巨乡长。刘乡长认为,由于枣庄市是一个中小城市,人民的消费水平不是很高,消费习惯与大中城市不一样,旅游业也不是很发达。因而,园区的功能定位以示范、生产、龙头带动等为主。目前,园区主要作用是引进并消化吸收先进的栽培技术,寻找适合当地的品种,培养一批设施农业人才,然后进行推广示范,引导农民改变栽培习惯。
园区要产生效益,要有效的引导农民进行现代化种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种与市场的结合性以及销售渠道的建立。对于这个问题,园区的思路是“抓两头、带中间”。园区抓住种子源头和种苗生产,为农民提供优质种苗,通过生产示范、技术支持及提供优惠政策等方式引导农民种植。园区还在销路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比如兴建蔬菜深加工车间,兴建农贸批发市场,举办推广会,积极寻找外界的联合等,使之形成良性循环。
好的思路,必须有好的机制来保障。园区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将日光温室以极低的价格承包给当地技术较好的农民,然后再逐年提高租金。现代化温室则由股份制的园艺公司经营,进行企业化管理。对于技术支持,园区聘请专家们定期进行栽培指导和技术培训,如现代化温室栽培聘请上海的专家,日光温室的栽培聘请寿光的专家,大田栽培则聘请省农科院的专家。
刘乡长说:“振兴当地农业,经营科技园区,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小地方与大地方相比,信息的灵通性、技术的先进性都存在着差距,我们力求与多方进行合作。”
一个产业的振兴,必须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我国设施农业成长过程中,农学院校能积极与农业示范园联合,不仅可将技术应用于生产中,也能为院校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经营销售终端的企业与农业示范园进行联合,使产销专业化、规模化,也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