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赛跑中输给
乌龟后,兔子进行了自我反省:在奔跑能力上我强过乌龟数十倍,但“不怕慢,就怕站”。仅有能力不努力也是不行的,痛定思痛后,兔子相约乌龟再比三场,以获胜次数多者为赢,乌龟痛快地答应了。
一 发令枪响后,兔子撒腿就跑,不一会儿就把乌龟远远地甩在身后。兔子牢记上次的教训,中间一刻也不懈怠,直跑得满头大汗。乌龟一开始仍不紧不慢地走着,中途它乘上了一辆汽车,结果没费多少力气就超过了兔子。看着已在终点等着自己的乌龟,累得几近虚脱的兔子傻了眼。
旁白:成功可以独自奋斗,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载体。对于普通人和一般中小企业来讲,还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二 为公平起见,这次兔子定下了规矩:不准乘坐交通工具。发令枪一响,兔子又拼命地跑,乌龟则瞧准机会,一口咬住了兔子的尾巴,被兔子拖着向前跑。快到终点时,兔子一个急停,在惯性的作用下,乌龟仍向前冲,在兔子之前到达终点。
旁白:跟着成功者走,遵循一种成功的模式,你完全有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古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 最后一次由乌龟定规矩:从山上往山下跑。寄希望这次能挽回点面子的兔子不顾危险,跌跌撞撞地向下跑,它的对手这次则成了真正的“缩头乌龟”:把脑袋藏到坚硬的壳里,像个球一样从山上滚下。结果乌龟又笑在了前面。
旁白:资金、设备固然重要,但最可怕的是头脑。“21世纪比智慧”,还有什么比一个会学习的团队更有竞争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