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是百合科,秋水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从秋水仙的根、茎、叶和种子,均可提取秋水仙素。将秋水仙素应用在农作物、林业、果树、蔬菜、花卉等生产上,可培育出新品种。在医学上也有一定的发展前途。
在园林上的功能
秋水仙约有60余种。经过引栽试种到花盆里或花坛里,大多数秋水仙,只开花不长叶,花朵粉红色或深红色。在5月份直接从地下茎抽出1—4朵,鲜艳夺目,非常独特,被誉为地下花,深受人们的青睐,是很难得的花卉之一(花姿与鳞茎详见图一、图二)
在植物上的功能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各种植物发生遗传的变异。在农作物、林业、果数、蔬菜、花卉等生产上,通常营养繁殖器官,如鳞茎、球茎、根茎、块茎、珠芽、插穗,具有新陈代谢旺盛的生长点部位,很容易产生细胞内染色加而形成多倍体,促使农作物产生新品种,而优质高产。在果树、蔬菜、花卉园艺上亦有很大的突破。如,有些科研单位,现已培育出4倍体凤仙花,3倍体的无子丝瓜等在培育新品种上有新的进展,并已取得成果。
在医学上的功能
秋水仙素,具有抑制动物细胞的分裂和特别的功能。对于攻克已叛“死弄的”乳腺症、宫颈癌、鼻咽癌、胃癌及白血病等顽固之症的治愈,有了新的途径。
管理及繁殖
秋水仙喜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干燥和充足光照。要求疏松而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生长期间,土壤的干湿要适当,太干了生长不良,太湿了易烂鳞茎。在生长季节里,繁15—30天追施一次肥。除施足腐熟的有机底肥外,还要根据长势,可补追磷酸二氢钾0.2—0.3%,进行叶面喷肥。
在6—7月间鳞茎进入休眠期,应挖出放在阴凉处,或埋在湿沙中,使其自然休眠,待秋季8月份再栽种。若栽植地地势高而排水良好,且半阴凉爽,在冬季保持不冻,就能在地下安全越冬。
繁殖秋水仙,有播种和分栽小鳞茎两种方法。前者需4—5年才能开花结实;后者栽培,若管理得当,可连年开花、结实和生长出许多的小鳞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