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个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昔日的皇家古典园林曾创造过风景园林的辉煌。进入21世纪,对北京地区的风景园林的要求是什么呢?首先是要改善生态环境,扩大自然界植被的放氧能力和增加城市生物总量。因此,大量引种四季常青的常绿阔叶树是建设新世纪城市生态园林的关键。
气候变暖的趋势,也影响到了北京。在城市楼群向阳处、供暖管道和河湖水域周围,目前已有广玉兰、石楠、大叶女贞等蔚然成林,大叶黄杨也长到2~3米高并开花结实;常绿阔叶灌木蚊母树、刺桂、枸骨、胶东卫矛、海桐、锦熟黄杨、凤尾丝兰等,在北京冬季都已表现出抵御严寒的能力。阔叶常绿树种早园竹、箬竹等,在北京冬季也呈现出潇洒的绿色。
常绿地被植物铺地柏,还有麦冬、沿阶草、鸢尾和耐寒的苔草的栽植面积,不断在扩大。
用常绿植物开拓绿色空间,多层次、多空间发展室内耐荫植物及屋顶、阳台、窗口等绿化,近年已引种了几十种新鲜树种。如冬季耐寒、常绿的藤本植物爬行卫矛、尼泊尔常春藤、英国常春藤和络石等,都能把北京墙面变得冬季常绿。一些室内藤本植物,如绿萝等藤蔓沿引线环墙生长,长度达到3~5米,装点成立体的画面。
棕榈科植物树形优美,枝叶常绿,近年发现一些耐寒种类可以为北京园林作贡献。如布迪椰子可耐-22C低温一周以上,且耐旱喜光;差落椰子可耐-25C低温,耐干旱沙漠环境,这些都可在北京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