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中国餐馆里的中国大厨、伙计虽然给老板打工,但只要攒出一点钱,就要另立门户,再开一家餐馆。结果是现在世界各地的中国餐馆虽越开越多,但谁也成不了大气候,永远不会发展成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的跨国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很多企业中的精英们都和中国餐馆里的大厨、伙计一样,“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中国餐馆现象”已成为中国企业做不大的掣肘,并影响到很多行业的发展。中国企业为什么做不大呢?
一是文化因素。有人说中国文化是麻将文化,麻将里最重要原则是防住上家,看住下家,自己和不了,也不让人家和。这种文化正是我们一些人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的真实写照。反映到企业经营上,“ 不为牛后”的价值观时刻“提醒”那些稍有成就、稍有市场经验和市场资源的人毫不犹豫地另立山头,成为山大王。
二是心理因素。在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下,一些企业管理者自视甚高,影响了各种经营合作活动。美国学者福山认为,中国人家族成员之间的信任度十分高,相反,非血缘关系的社会成员之间信任感却非常低,这种家族意识超强的社会必然使企业规模显得比较小。
三是体制因素。制度是塑造人们行为最有效的模具。西方的企业制度有利于每个人,他们一起发挥智慧来发展企业。而我们,由于企业产权单一,所能运用的社会资源较少,所以企业的发展就受到制约。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投资,也限制了业界的整合和一些企业全国性市场的形成。
四是管理因素。企业还小时,项目小,人手少,资金有限,什么事都在创业者的眼皮子底下,管理再不行,也出不了大问题。而企业一旦做大,马上就会出现诸如资金短缺、项目短缺、市场竞争乏力等一系列问题,这反映出能够驾驭大企业的管理者非常缺乏。
五是技术因素。目前,国外大公司主要依靠知识产权占领市场,而我们在与国外企业竞争中,核心技术劣势十分突出。近年来,在信息技术领域,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申请的发明专利数量比例为1∶9。也就是说,国外企业在我国已经形成强大的专利战略优势,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手中。
企业要做大,就要善于巩固和开拓市场。只有巩固和开拓市场,才能有机会做大做强。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研制出了石英电子表,这种廉价手表的精确度甚至超过了瑞士表。瑞士表业及时推出S WATCH 品牌的电子表,有效地塑造了电子表市场里的高端品牌形象,不仅守住了高端机械表市场,而且有效地抵御了日本电子表的竞争。丰田汽车刚进入美国低档轿车市场时,并没有引起重视。“石油危机”的出现,使美国人发现丰田车不仅省油,而且维修的次数比美国车少,丰田车借此深入人心。随着市场分工的不断细化,企业在巩固自己的竞争地位时,往往需要某些补充优势。联盟就可以帮助企业达到这个目的。战略联盟可以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既节省时间,又可获取市场上最好或最适合自己的能力。在新世纪,市场竞争将从传统的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入企业联盟之间的竞争。而只有积极地参与并建立强大的联盟,企业才能在新的竞争环境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