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玫瑰苑花业有限公司老板洪祖强,经营
花卉十余年,不仅做零售、批发业务,而且还租地种花,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日前,他向笔者透露了他的经营诀窍,即运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洪祖强说,所谓“正向思维”,就是通过分析花卉的市场价格来决定经营策略。他说,我国的花卉种植很多是“靠天吃饭”,花卉的生长和上市时间常受天气影响,但市场需求高峰却又有“节令性”,如果能抓住有利时机,就能用较低的进货成本为自己创造丰厚的利润。他说,去年下半年遇到“暖冬”,广东的剑兰提前开花,今年年初大量上市,价格暴跌,往年可卖15至20元一扎的,现在5元就可买到。洪祖强想,今年春节与情人节隔得较远,加上春节前天气开始骤冷,许多花苗冻死,这样一来,春节到情人节这一段用花高峰期,花卉价格必定大涨。于是,他毅然决定一次购下100箱剑兰,共计2万多扎。将这些剑兰放到春节至情人节前后陆续售出,每扎卖到15至20元。这样,他共赢利20万元。
洪祖强说,这种“正向思维”因是常规的逻辑思维方式,因而一般都能做到,关键是看你有无胆量抓住机会,敢于承担风险。
洪老板说,所谓“逆向思维”,就是运用与人们思维路径相反的思维方式。他认为,我国花卉的种植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不少花农往往简单地以市场行情来决定自己的种植品种和种植规模,今年什么花好卖,明年就必定种什么。洪祖强说,这样做的结果,常常变成第二年因生产量大而价格大跌。基于这种情况,洪祖强经常“反其道而行之”,即今年哪样花卉便宜,明年他就偏偏瞄上这种花进行种植。
他说,前年上海市场菊花供大于求,身价大跌,往年6元一扎的菊花猛跌到0.5元。于是,很多花农都不再种植。洪祖强却不然,他反而多种了20个棚的菊花。结果,去年菊花价格暴涨,每扎卖到六七元,又赢了一大把。洪祖强说,但这种情况也并不是年年不变的,一定要 “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