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底,中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将触发国内社会消费的结构升级。所以可以说我国居民的财富积累已经达到了消费升级的临界点。有研究机构指出,我国新的消费高峰即将来临。
长期以来,农民消费不足一直是抑制消费市场启动的重要因素。但在今年,由于粮食价格上涨、国家直补政策的落实以及农民税费负担下降,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345元,实际增长10.9%,同比加快8.4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收形势最好的一年,这一增幅还高于城镇的实际增长8.7%。农民收入的增长带来了消费支出的上升,7月份,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410 亿元,同比增长1 0.7%。
不仅如此,在北京等大城市,农民消费更是呈现出城市化特征。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农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2212元,同比增长10%。其中交通通讯支出增长34.6%,购置交通工具支出增长1倍;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21%,其中包括教育支出增长32.6%;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7%;农民人均食品消费增长10.6%。
今年1至6月,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12个消费品大类行业中,多数消费品行业利润增势良好,其中2/3的行业利润增幅比一季度有所提高。与此同时,7月末我国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9% 牞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储蓄率的增速连续6个月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