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了取信于民,在东城门竖了根木头,贴布告说,谁将它扛到西城门,谁就能获得一锭金子。
这事儿好比天上掉馅饼,稍微有点力气的人都能轻松获得这锭金子啊!所以,百姓们很怀疑,只是围着木头看来看去,议论纷纷,却迟迟没人去扛木头。
最后,终于出现一个胆大的,拔起木头就扛到西城门。结果,皇帝真的奖赏他一锭金子!
其他百姓此时才后悔莫及,皇帝也就此建立了信誉。
但是,这故事还有一些细节没有记载,是这样的———
围绕木头,百姓甲说:这绝不是一根普通的木头,它一定埋得很深,谁能拔得动?
百姓乙说:拔不动难道不能先挖出来?依我看,它里边一定灌上铅了,谁扛,谁就会被它压扁。
百姓丙说:哪里!关键是,谁扛这根木头,谁就会暴露自己的贪心,没有好下场的……
百姓丁说:你们看那些卫兵,都在远处瞅着呢!谁拔出了木头,肯定会被他们抢去!
这么着你一言,我一语,就是没人动手。
一个外乡人途经这里,看见布告,又看见木头还竖在那里,心想:我正缺少盘缠,却碰上这等好事!他害怕被别人抢了先,蹬蹬蹬跑上前,摇摇木头,感觉土很松,顺手一拔,将木头扛上肩,在众目睽睽之下,向西城门跑去。远处的卫兵都紧紧跟随、保护着他,生怕中途会被别人夺走了木头……
启示
事情就是这样,有时我们想得多,说得多,理论上来得一套又一套的,却忘了最终的行动只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