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花发源于华夏,盘花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自从盘子问世以后,人们在盘中盛放食品,摆放面点、果品和花枝,开始用于家庭摆放和寺庙摆放供品,后来传人宫延。此事史书多有记载,也是骚人墨客醉心吟咏的题材之一,如: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咏《杏花》为南北朝·北周诗人庚信所作。折杏花置金盘,以待宾客。这可以说是我国人们最早对盘花的使用。 由于种种原因,盘花艺术在我国一直得不到发展。直到解放后,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文化美,精神美,生活美的魅力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用盘花美化生活,招待佳宾,越发受到人们1的欢迎和应用。目前盘花艺术,已经逐渐进入我国现代化人们的生活。 盘花的特点:一是:它在盘里摆放和造型;二是:它以人的内心意向为中心,使用植物的枝、花、叶、果、茎和熟制食品造型,表现它们的曲线美,创造出自然美、抽象美或超现实美,展现它们的风情,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三是:它可以把几组插花当作花材组合在盘花之内;四是:它在不大的盘中,“缩龙成寸”,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进行摆放制作,构成一幅立体的富有神韵的图画;五是:简便易行,造型快,能表达现代人的情感和愿望,具有时代的气息,生机盎然,引人入胜。 盘花有一定规则,但不受花材的制约,不仅适于家庭居室摆设,也适于厅堂摆设和环境美化,更适于接待佳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