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明县长兴集乡是菏泽市的两个纯滩区乡镇之一,滩涂面积大,多年沿袭着一麦一豆的传统种植模式,农民收入低,生产没有积极性。近年来,乡里积极提供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服务,全力帮助农民发展经济。
1999年春天,乡里通过小面积试种,证明速生杨树不怕淹,耐旱,而且生长快、销路好,符合滩区实际。但多数村民心存疑虑,因为以前有过不少失败的教训。这次乡里没硬搞“拉郎配”,而是出台优惠政策,以优质树苗入股参与,有经济头脑的农民站了出来,自发成立了护林队,设立了护林员,乡、村、户、护林员按比例分成,农民得实惠。茫茫的黄河滩上长出绿油油的树木,第一年植树8万株。现在,已发展林网面积2万多亩、丰产林1.28万亩,沿黄河生产堤林带18公里,树木达到40余万株。
拥有1400多口人的刘乡村是典型的滩区村,刘乡村人实行“植树—种草—养畜”立体种植模式。他们在大田里营造林网,树行间可种植牧草,养殖牲畜,速生杨6年即可砍伐。村民刘水柱全家6口人,15亩土地栽植速生杨树300余棵,现在直径已有40厘米,他又在树行里全部种植上了牧草,饲养16头鲁西黄牛,林牧两项年收入可达2万多元。该村实行立体种植后经济效益得到很大提高,吸引了许多邻近村庄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