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方成报道1月下旬记者获悉,吉林省近年加大城乡绿化美化的步伐,苗木需求量大增,但由于苗圃建设滞后,全省每年苗木缺口达500万株,自给部分不足40%。
据吉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张广增介绍,不久前,学会对全省的城乡绿化进行了一次调研,经初步统计,全省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只有近2万亩,有规模的苗圃数量不仅少,而且品种单调。本就不多的现有苗木还出现了外流,运往辽宁、黑龙江及青海、新疆等地,致使本省苗木缺口一年比一年大。仅长春市一年的苗木缺口就达上百万株。像吉林市、四平市这些大城市,苗木缺口的数量也比较大。并且目前用于吉林各地的绿化苗木品种也比较单调。以长春为例,常见的品种只有黑松、白桦、樟子松、云杉、榆树、杨树、柳树、臭梧桐等。
张广增认为,吉林省发展花木业,首先在苗木上就有很大的空间,此外,长白山地区还有很好的绿化美化种质资源,不少乔木和灌木经过驯化,可以大量的进行人工繁殖,既可以丰富本省的绿化树种,也可为临近的其他各省提供新的绿化树种,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本省绿化用苗上,鉴于吉林无霜期短、冬季寒冷漫长等特点,他建议以乡土树种为主。使用外来的品种时应当注意,不是什么苗好就用什么苗,而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先进行科学的栽培试验,只有试种成功后,方可大量使用,不然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