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单位要进行机构改革,给多少年来靠财政吃饭的林业科研单位提出了挑战。河北省林科院园林花卉中心在把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方面,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他们从开发优新苗木入手,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该中心主任李敬川介绍说:“科研机构要搞产品营销,就必须培育精品,提升档次,创出特色。几年来我们在园林绿化苗木方面,以生产杨树系列、金丝柳系列、金枝国槐和砂地柏为主,花卉以八仙花、凤仙、郁金香为特色产品,都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产品远销辽宁、浙江、甘肃等十多个省市。”
在中心的基地上,记者见到了一大片他们近年开发的砂地柏。据管理人员讲,砂地柏为常绿低矮匍匐灌木,密集成片,具有喜光、耐荫、耐寒、耐干旱、抗污染等特点,还可以实现草皮的功能,适宜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栽种。该中心去年繁育的100万株砂地柏几乎被辽宁、浙江和河北等地的用户抢购一空。由于苗木品性优良,配套技术到位,吸引了许多回头客。
谈到如何转变科研职能来适应市场,谋求自身发展,李敬川有他自己的想法。“目前苗木市场很大,但是大多数经营者都不能肯定什么苗木能占领市场。作为科研机构搞经营实体,在实现赢利、壮大自身的同时,更应该着眼于服务社会,引导苗木的发展方向。在信息上,我们有最新的研究动态;在技术上,我们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在设备上,我们有国家大量的先期资金投入。我们在2001年推出砂地柏和八仙花、郁金香等特色苗木和花卉上取得了一点成功。今后,我们将陆续推出一些优新品种,引导市场向健康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