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抓住国家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和生态治理的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绿化苗木,短短几年时间,全省育苗面积已突破25万亩,苗木数量约20亿株。数字是喜人的,但隐藏在背后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小苗泛滥,大苗难见,品种单一,种植结构亟待调整。山东省林业局种苗调剂联络中心主任闫大成告诉记者,在20亿株绿化种苗中,按照凡是能提供第二年造林的苗木为商品苗,不能用于翌年造林而继续繁殖或培育的种条、种苗为繁殖材料划分,能用作商品苗的只有6亿株左右,剩余的14亿株只是繁殖材料。另外,20亿株绿化苗木中,70%以上是杨树和柳树这两种速生树种,其他的乔木、灌木及藤本树种不足5亿株,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珍稀、慢生树种的苗木更是匮乏。在6亿株商品苗中,杨、柳树又占了67%,约4亿株,其余所有树种的商品苗2亿株左右,远不能满足全省明年春天造林的需要。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闫大成认为,这首先与投资的主体有关。当前山东的种苗生产者大部分是农户和小私有苗圃,他们资金薄弱,短期行为明显,为了尽快收回投资,就都种一些杨、柳等速生苗木。再加上缺乏专业知识,导致盲目种植、产品科技含量低的现象很突出。其次是部分不负责任的专家和媒体违规炒作,误导苗农,杨树热的后遗症至今难消。再就是有些地方政府形式主义严重,在绿色通道的建设中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大种杨树,甚至一些丘陵、山区也不顾杨树不进山的科学规律,纷纷仿效,极大误导了苗木生产市场。近两年,山东的绿化苗木生产也表现出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规模化生产日益明显。据闫大成介绍,目前山东种苗生产主要集中在潍坊的昌邑、高密、安丘、诸城,泰安的肥城、宁阳、东平,聊城的冠县、临邑的郯城和济宁的李营等地,面积都在万亩以上,其中郯城银杏、冠县毛白杨、李营落叶大乔木已驰名省内外。另一个好的苗头是大苗圃正逐步走向正规,竞争力越来越强,主导作用日渐凸现。今后绿化苗木的需求趋势是多样化的品种,大规格的苗木。闫大成提醒山东苗木生产者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三个问题:1.慎重发展新品种,大力生产乡土树种。引进新品种时,尽量购买正规科研单位和林业主管部门审定、推广的品种,要多引进适应范围广、抗性强、景观效果好的品种,适当引进有驯化潜力、适应小气候环境的边缘树种,对不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其形态特征、生长特性与当地树种相似的不引进、不推广。乡土树种属林业部门造林规划的骨干树种,也是城建单位首先的园林树种,在华北地区,除了杨、柳、榆、槐、椿、银杏、楸树、皂荚、黄连木、流苏、卫矛、海棠等天然分布的树种,还有引进多年一直表现良好的刺槐、绒毛白蜡、三角枫、青檀、文冠果、白皮松、雪松等树种,发展空间仍很大。2.有选择地培育彩色树种,适量发展常绿树种。彩色树种是起点缀或衬托作用的,园林的主色调还应是绿色,因此,彩色树种的苗木需要量不可能很大。可根据当地和周边地区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夏季叶色艳丽的紫叶李、红叶桃、美国红栌、金叶女贞等,秋季叶色亮丽的红叶臭椿、鸡爪槭、黄栌、五角枫、火炬树等,冬季观果的柿子、金银木、海洲常山,观干的金枝国槐、红瑞木、血皮槭、木瓜等。由于北方冬季寒冷漫长,大量发展常绿树种不现实,可以适当种植针叶树种中的松、柏、杉,常绿阔叶树种中的黄杨、冬青、女贞、扶芳藤等。3.加大小乔木、灌木、藤本及慢生树种的培育力度。慢生树种中的朴、栎、榉、椴、楸、檀等,小乔木中的丁香、紫薇、紫叶李,灌木连翘、榆叶梅,藤本植物中的紫藤、南蛇藤、美国凌霄等,这些品种的苗木数量较少,是优良的城市绿化材料,培育越早,受益越早。另外,培育大苗,采用容器育苗,利用传统的整形、修剪、嫁接技术,培育高质量的苗木都是将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