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市场不像粮、棉、油市场那样稳定,苗木也不像粮、棉、油等产品可以贮藏。虽然一般苗木的收入高于其他农作物,但若无销路,苗木则变得分文不值,苗农的损失极大。近年来,国家虽然号召绿化造林,但具体栽什么树,却没有规定,所以用苗行情不易掌握。这就要靠育苗户的洞察力和分析力了。应对苗木生产的风险可采取如下对策:1、土洋结合种植当地常见树种,也就是乡土树种,如南方的松树,北方的杨树,总会有一定的用量。再如近年来引进的树种,其中生产效果较好的,就有扩大种植的可能,也就需要树苗。生产以上两种苗木或许不会落空。2、针对性育苗者应分析形势,采取相应措施。如国家决定开发西部,那么西部地区适生的树苗就会畅销。再如,国家号召退耕还林,并规定生态林种要占80%,经济林不能超过20%。3、适应性有的树苗适应性很强,像刺槐、杨树适应地域广,从南方到北方均可种植。再比如乌桕、桤木适生环境范围大,从水边到山顶,从山区到圩区都可生长。但有的树适应性就差,如金钱松、黄山松、水杉就受到地形、地貌、气候、海拔等限制,只能在局部地区栽植。了解了树苗的适应性也就容易确定市场方向。4、大小苗结合有些树苗,如马尾松、紫穗槐、桉树等,当年必须出圃,否则全部报废;而银杏、马褂木、乌桕还可移植、培育大苗;像雪松、蜀桧、棕榈等可留床十年八年,可等待时机再销售。苗木生产和办工厂差不多,开始很艰难,但随着经营面积不断扩大和资本的不断积累,抗风险的能力会逐渐加强,获得高利润的机会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