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寇亚琴报道 日前,记者从北京市林业局了解到,2002年立项的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北京防沙治沙技术研究和示范区建设”实施一年多来,该局先后建起了200亩抗逆良种园,从国内外引进60多个树种,其中乔木24个,灌木43个,为弥补北京地区防沙治沙树种单一,丰富植物种类,促进首都的生态环境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位于北京大兴区和延庆县的两个抗逆良种园内,记者看到,一片片规划整齐的苗圃地里,郁郁葱葱生长着各种各样在北京地区难得一见的新树种。有准常绿沙生植物沙冬青,有西部抗沙英雄柠条、沙棘,有从美国引进的银水牛果、洛杉矶刺柏等。
据北京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施海介绍,针对北京周边的气候特点,他们在大兴区六合庄林场建设了100亩平原沙地夏季炎热型良种基地;在延庆县建设了100亩山地瘠薄冷凉型良种基地。为了筛选出适合这两个地区生长的优良树种,课题组成员先后赴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实地考察,引进了当地选育出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以及北京林业大学在“八五”、“九五”期间选育出的优良品种。与此同时,他们还首次从国外引进了大批沙生植物。在引进的基础上,他们还就地取材,对北京山区和平原地区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后,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收集了大量当地抗逆性强的优良乔灌木树种。其中,延庆县收集乔灌木47个品种,草本植物14个品种。经过进一步筛选,目前已确定的有32个品种,其中乔木16个,灌木16个。大兴区六合庄林场已收集乔灌木树种20多个。
据了解,这些引进的新品种大多是今年春季播种或扦插的,数量少,而且在北京地区没有经历冬季的考验。为了更安全可靠,提高引种成功率,他们在引进的同时开始大面积育苗生产。科研人员还将通过抗逆性模拟试验与田间试验等方法,对这些引进树种的抗旱、抗寒、耐盐碱、耐瘠薄等特性进行量化研究,最终为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筛选出适宜的高抗逆性优良植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