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菊花的故乡。中国园艺学家在中国特有文化的影响下,在中国传统农耕技术基础上,培育出了独具特色的菊花品种群。这些品种群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菊花被传到世界各地后受到广泛喜爱,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然而在菊花的故乡,许多菊花名品还深藏在民间,尚在沉睡,等待开发。
目前,我国的菊花生产企业主要是引进国外菊花品种进行栽培,再返销到国际市场上。这一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规模化生产中品种短缺的问题,但是这些引进品种无不带有原育种国的民族文化色彩,而那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菊花名品反而被冷落。
花卉产业的经营,不仅是产品的经营,更是一种文化经营。中国菊花独具魅力,源远流长,其深邃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品种类群是中国菊花产业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中国菊花在走向产业化的道路上有许多工作尚待开展: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尤其应突出菊花文化热烈欢快、喜庆祥和、雍容华贵的特点。
其次,积极进行品种整理和品种保护。我国菊花种类丰富,品种繁多,但许多菊花优良品种还深藏在民间,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由于没有市场,花农得不到任何补偿,种菊的积极性受到挫伤,有些名贵品种正在流失,必须迅速建立相应机制加以保护。
第三,积极进行品种改良。菊花品种的选育一方面应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要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花色鲜艳、花形丰满、易于栽培、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应是品种选育的主流,适宜规模化生产的品种应具有一致性、稳定性和特异性。目前菊花在品种类型上以秋菊为主,夏季品种较少,适宜周年生产的品种更少,亟待开发四季开花的品种。此外,菊花在应用形式上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在种植形式上也以盆栽独本菊为主,一些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品种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尚需提高花卉品质控制。
第四,积极进行种植技术的研究。目前的菊花名品在种植技术上过于繁杂,往往只有个别能工巧匠可以操作,如何使操作技术规范化、适宜进行规模化生产是亟须研究的课题。在种植技术上应考虑低能耗、周年生产和规模化种植;在生产过程中应从种质资源的保存到品种特性的分析,从优良品种选育到育苗技术、采后处理和保鲜储运,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
在大众消费上应体现环境保护和人文关怀的思想。让花卉企业更多地了解新时期的文化主流,从品种特色到消费形式上尽可能满足各个阶层的文化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花卉事业日趋繁荣。中国菊花曾经在世界园艺舞台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2008年奥运用花材料选择中,菊花入选呼声甚高。然而,奥运会在夏季举办,大部分中国菊花名品却开在深秋时节。中国菊花在开放季节上的局限性使之面临挑战。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这一难题,深入挖掘中国古典菊花的潜力,让中国菊花以全新的面貌在世界花卉园艺舞台上重放异彩,使中国菊花产业尽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新品种,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