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聚焦“南棕北引”》(见6月3日中国
花卉报)后,
总感觉意犹未尽,仍想对几个关键词多说几句。
南棕北引 把原产南方的棕榈科植物引种到北方叫南棕北引。定
义的关键在“引”字上,即引种驯化。我一直扎根于长江流域,经过
无数失败与反复探索,证明棕榈植物的引种驯化最佳时期是小苗到幼
树这一阶段。棕榈在幼龄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其习性最具可
塑性,驯化较容易成功。进入开花结果期后的成年大树适应能力锐减,
驯化难度加大。
耐寒棕榈 大约10年前,一位热心棕榈植物的香港朋友首先提出
把棕榈分为“热带棕榈、耐寒棕榈”两大类。从此,“耐寒棕榈”一
词广泛流传,媒体上也频频出现。其实更科学的说法应该是热带与亚
热带棕榈。热带指自然气候带;耐寒是指植物对不利环境的忍耐力。
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无法对比。再者“耐寒”一词的含义因地而
异,南北方人说的耐寒有可能差别极大。这种说法之所以得以流传,
主要在于北方人希望棕榈能耐寒,而商家为推销产品又将“耐寒棕榈
”这一概念进行包装炒作,建议业内人士慎用“耐寒棕榈”。如其确
能在黄淮流域、京津地区生存,也应当称其为“亚热带耐寒棕榈”,
这是因为全部棕榈科植物就其起源本性和自然分布看,都是属于热带、
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物种。
引种北限 目前国内已引种的棕榈科植物约有370余种,而且数量
仍在增加。我们研究所在长江南北引种的约有50种。为了探索棕榈植
物在各地的适应极限和最佳生长地区,我们在全国设立20多个实验网
点,并且根据不同的适应状况划分了“适应”、“亚适应”、“临界
适应”三个等级,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可以概括地说:秦岭---
-淮河流域以南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地域;若干亚热带耐寒种可以引种
到黄河以北的京津地区。
应用范围 在讲到南棕北引的应用范围时,商家有个观点:棕榈
可以在景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宜大量集中栽植,在
长江流域的公路旁大栽棕榈科植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试问,如果
此种棕榈引种驯化成功,在“点”上使用与在“面”上使用有什么本
质的区别。究其原因,我认为这是因为大规格棕榈苗木通过长途运输
至种植地假植之后用于工程,种种费用加上成活率和合理利润就决定
了苗木的高价位。正是这高价位使其应用范围被限制在“点”上,若
大量栽植,肯定用不起!
由此设想,如果我们把棕榈从种子、幼苗开始在长江南北就地引
种驯化,使它们具有最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最低的生产成本、最高的
移栽成活率。棕榈一定可以大量应用于行道树和园林绿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