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昌邑市花木场创建于1986年,最初只有50亩地和200 0元的启动资金,到现在已发展到1800多亩地,年收入450余万元。花木场总经理朱绍远在介绍经验时说,成功的关键是他们始终以市场为导向,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场之路。
带着“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心理,昌邑花木场开始一下子种了上百个品种,几年下来,亏损严重。在深刻反思和向全国上百个花木企业取经之后,朱绍远认识到,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自己的拳头产品。
1991年,在山东农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下,昌邑花木场从国外引进了常夏石竹。之后,花木场聘请4位高级农艺师进行育种工作,最终选育出了常夏石竹新品种“雪原1号”,并申请了新品种保护。
“雪原1号”为花木场带来了滚滚财源,也让朱绍远看到了知识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威力”。1999年5月,“昌邑市宿根地被植物研究所”挂牌了。几年来,研究所筛选了上百个宿根地被品种,并选择紫叶酢浆草、大花萱草、玉簪等大量扩繁。在销售上,花木场并没有因为产品紧俏就去炒作,而是采取了低价位,争取在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下将宿根花卉项目做长久。
在种植布局上,花木场采取了用短平快的宿根地被植物来养周期长、价值高的乔木品种的方法。现在,干径在10厘米以上的马褂木、白玉兰、紫叶李等都在千株以上,走在同行的前面。
2001年,朱绍远看中了容器苗的前景,便着手研制不同规格的容器苗袋,逐步攻克容器苗种植难关。虽然现在工程上还很少用容器苗,但花木场里用容器苗袋种植的规格在6厘米以上的紫叶李、七叶树等苗木已达4000多株。朱绍远的理由很简单,要在机会来临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