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花卉是把种子直接播到花盆中或是把种子撒在培养土上,等其发芽后再用人工一个个挑出来定植在花盆内。80年代美国产生了花卉种苗专业培养,其好处是:(1)用精密机器把种子播在特殊的穴盆中,不但省工而且省时间。穴盆大多是10英寸×20英寸,其中穴洞有120到800个不等,比较常用的是512、338、288以及128个洞穴;(2)每个种子在它自己的穴洞里,不会和邻近的种子争水分、光线与氧气,因此生长快速,而且病害不容易从一个穴洞传到另外一个。(3)种苗在穴洞中可以停留较长时间,直到移植到花盆中,而传统方式种子一发芽就要移出,因为种子很难均匀地分布在发芽盆内。种苗的培育节省了很多温室空间。
种苗专业虽然先期的投资较大,但每一生长季节能产苗2—3次(传统式的只有一次),很快这些投资就可收回。
播种机
基本上有两种型式,第一种是平板式,第二种是滚桶式。初学者应使用较简单的平板式播种机,等到有足够经验就再用快速滚桶式机器。
一般种苗生长分为四期:第一期为发芽期直到主根出现,大约2毫米左右;第二期为子叶期,从根发出一直到子叶长大;第三期为生长期,从第一片叶发出到种苗大到可移植;第四期为驯化期,让植物茁壮,适应移植的冲击。
发芽期种子发芽有几个先决条件:第一,种子一定要活力高;第二,要供给种子发芽的环境因素;第三,种子要已经打破休眠。
种子活力高由几个因素决定:一、在采收时种子一定要完全成熟,而且胚胎发育完全;二、采收时种子不能损伤;第三点,也是盆花生产亟需注意的一点,就是种子适当的储藏,种子一般储藏在摄氏3—5度,而且相对湿度在40%—50%左右,种子含水量在10%—12%时可储藏最久。种子一般储藏以不超过一年为最理想。
在播种之前,最好作种子发芽试验,尤其是储藏超过一年的种子。
环境因素大体包括水分、氧气、光源与温度。
种子发芽的第一步是吸收水分,供应种子适当水分是很重要的,有些种子需要很多水分,如凤仙花和海棠,有些作物需较干环境,如马樱丹。任何种子都需要充分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才能使种子内储存的淀粉分解成糖分,作为发芽所需的能源。
在这种情形下,种子发芽的培养土非常重要,不但要保持适当的水分,而且要能充分供给氧气。培养土含盐量的电导率应控制在0.05%—0.5%之间,而且pH值(酸碱值)在5.5—6.5这间。一般美国常用的种苗培养土其基本成份为:
50%泥炭土
50%粗蛭石
种子一旦发芽,水分与氧气供应绝不能中断,一般常用的方法是温室中装有细雾喷头,定时开关,使其保持最佳湿度。比较先进的技术是用发芽室,室中温度湿度均能自动控制。发芽室要有些光线,有些作物需光线助其发芽。
每种作物有其适宜的发芽温度范围,大体而言,质量好的种子有较大的发芽范围,一般专业种苗工厂把发芽室温度设在25C左右。大部分盆花种子在2—10天之内发芽,万寿菊、百日草在两天之内发芽,秋海棠在7—10天内发芽,然而有些花卉,如仙客来要21天以上发芽才完全。
当50%种子发根的长度达到3毫米时,要从发芽室拿出,较难发芽的作物有时要等到胚轴呈弧形时才拿出,在此时不拿出,则种苗很快会徒长而无法利用。
子叶期这一期穴盆放在温室中并加遮阳网,一般遮光在70%左右,而且保持稍高湿度。大部分作物在此一直到第一片本叶开始长出。
在子叶期,根往土里扎,根毛开始长出,同时胚轴部位先呈一弧形状。经光线的诱导及本身生理作用,这一弧形胚轴经过反弧状作用,把子叶转向上(光的来源),行光合作用,子叶转成绿色,而后本叶开始长出。
第一、二期是种苗培育最重要的时间。若种子从发芽室拿出太早,发芽率低,则种苗可用率受到影响;若拿出稍晚,胚轴太长,植物不壮,将来受到病害危害大,若胚轴太长只有淘汰,重新播种。
在子叶期中一般用较稀的肥料,一星期只宜施一次肥料,浓度在50ppm氮以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