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万子红园林花卉有限公司引进了300 0余株董棕,栽种于昆明海埂苗圃。在今年元月初零下0.4℃的低温考验下,董棕生长良好,未受冻害。
原生长于热带、亚热带的董棕,树形奇异,状如花瓶,是理想的庭园观赏树种,开发价值大,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株高1米左右的董棕苗,市场价为150元左右,胸径10厘米以上的大树,售价高达800元以上。
董棕种子产量低,加之技术手段落后,人工繁育董棕苗还没有形成规模。现在,云南马关、元江等地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部分农民开始尝试自繁董棕,但量非常少。据昆明植物园的专家介绍,在全国范围内,云南是原生野生董棕分布最大的地区,呈“稀疏带、块状分布”,多生长于滇中以南的思茅、文山、红河等地,其中文山麻栗坡野生董棕面积最大,群生量达1000株左右。另外,马关、金屏等地方,也有零散分布。
近两年,随着云南乡土树种开发利用进程的加快,云南汇元生物公司、万子红公司等致力于乡土树开发、引种、驯化的企业,已开始引进董棕在昆明试种。虽然从两年的观察测试看,董棕可以在昆明地区生长,但是专家还是提醒:昆明地区如遇连续一周以上的低温或像1 976年、1983年和1993年的极度低温天气,董棕将面临严重损害甚至冻死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