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小檗为小檗属落叶灌木,喜光耐寒耐瘠薄,叶红色,枝条红褐色,叶椭圆形单或簇生,花期5月至6月,花黄白色,可用来布置花坛、花境,是园林绿化中色块组合的重要品种。
繁殖红叶小檗可使用播种,扦插,压条等方法。其中,扦插法最为常见,扦插从7月到次年3月均可进行,但最佳时期是秋分至寒露,这时气温渐低,利于插条的伤口愈合。扦插方法通常为小拱棚扦插法。插床应选择地势高,无积水的场所,基质要肥沃疏松,通气好的沙壤土,苗床通常宽1米,长8至15米。
选枝为扦插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红叶小檗扦插时,以1至2年生的粗壮枝最为适宜。选好枝后,将枝条剪成8至12厘米的插条,剪口成斜形,保留1至3片叶即可。
扦插前要用化学方法进行生根处理。实践证明,进行化学处理的插条比不处理的生根要早15天左右,而且根更多、壮。生根处理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剪好的扦条捆成捆放入浓度为0.5%的 NAA 混合液中浸泡,浸泡深度3至4厘米,时间24小时。二是配制1000 PPM 的 NAA 溶液,随沾随插,这种方法较为省时,在生产中也较常用。
扦插前应先将苗床整平,用50%多菌灵消毒,然后将经过化学处理的插条按2厘米见方插入苗床,扦插深度3至5厘米。扦插后要经常洒水,直至扣棚,扣棚一般在立冬后或日最低温度低于3摄氏度时,扣棚前浇一次透水。
在冬季还要经常对拱棚进行检查,看棚内是否有露水珠。若无露珠说明棚内缺水,可在晴朗无风的中午将棚半揭进行洒水。揭棚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进行,移栽要在立夏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