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在古代诗人的笔下,是那么地具有诗情画意,什么“年年三月里,随处自悠扬”,“撩乱舞东风,发人无限思”等等。然而,在现代的北京,每年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满天飞着白茫茫的毛毛,却令人十分讨厌。它不仅影响行人的视线,而且还闯入千家万户,粘在玻璃上、纱窗上,甚入飘落到饭菜上,使人恶心。
柳絮(包括杨花)是杨树和柳树的种子。杨和柳都属于雌雄异株的植物,其雌树的种子成熟时,基部有由珠柄发育成的白色长毛,种子脱离植株借着这白毛毛随风飘扬,进行传播繁殖。既然如此,那么城市中只栽种杨树和柳树的雄株,岂不就解决了这讨厌的飞絮了吗?但实际上却并不这么简单。这是因为:一是杨树和柳树在幼苗期间,雄株和雌株在形态上很难区别,因而幼苗出圃定植时分不清雄株和雌株;二是杨树和柳树多采用无性繁殖,苗圃进行育苗时,因管理不严,极容易将雌株母树上的种条采下进行扦插,成活后形成的当然就是雌株;三是最近几年城市大搞绿化,而杨树和柳树的繁殖技术比较简单,集体的个体的都搞苗木生产,而且不少单位和部门还从外地大量购入苗木,这样管理难度更大,结果大量的雌株被定植在北京大街小巷,也就在所难免了。
笔者认为,要根本解决北京城里的“飞絮”问题,一是要对北京城里种植的杨树和柳树很好地进行清理、鉴定,逐步淘汰其雌株。二是在育苗方面严格把关,只采雄株上的种条进行繁殖。三是从外地引进杨树和柳树时,加强管理,杜绝引进雌株。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北京城里每年的飘絮问题是可以逐渐消失或减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