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一品红增长势头迅猛,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预计未来几年内一品红的产量将连翻几番,在盆花市场的所占份额必将越来越大。而高品质的产品是种植者生存、壮大的基石,高品质的产品必须要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应广大生产者的要求,我们开辟了《现代一品红生产技术》专栏,请先锋园艺公司的技术人员,将他们生产高品质一品红的经验结合国外的栽培技术介绍给大家,以达到共同提高一品红品质,使生产达到产业化的目的。
中国花卉业在经历了初期的高速增长期及随后的低水平重复期后,现在正步入产业结构调整期。近几年中国一品红市场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外一品红各大生产商的高度重视,开始竞相进入中国市场。一品红将成为中国花卉史上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盆花品种,并将成为真正与国际花卉业接轨的品种。因此,一品红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与否,将对我国整个盆花生产行业的结构调整产生重要影响。
一、一品红生产历史和现状
在20世纪初已开始有商品化一品红的切花生产,到60年代初由于品种改良开始成为规模化生产的盆花品种。因其花期长、苞片大、颜色鲜艳而深受人们的喜受,80年代以后一直成为欧、美占市场份额最大的盆花品种,经久不衰。
中国现代化的一品红生产则始于90年代初。当时生产者开始少量引进新品种,但由于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一直不高。到了90年代后期,台湾地区的一些一品红生产者来祖国大陆设场生产,把一品红的栽培水平提高了一个档次,市场也随之扩大,产量剧增。随后又有新的栽培者开始采用现代化的栽培技术,完全按照国际的质量标准进行一品红生产,产品达到国际标准。虽然产量不大,但对一品红的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今年,世界上三大一品红生产公司已有两家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且通过寻找代理或寻求以合资的方式在中国大陆生产优质一品红。他们的进入将对今年一品红的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生产技术的发展带来产量的急剧增加,1998年全国的生产总量约在50万盆,较高品质的一品红约占20万盆。1999年的生产总量达到120万盆,较高品质的约占35万盆。
祖国大陆花卉业的发展模式与台湾地区的花卉业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我们不妨借鉴台湾地区的一品红产业发展途径。一品红在台湾地区80年代初开始种植,形成产业化生产则是在90年代初。当时,由于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大大提高了一品红的观赏性并延长了一品红的摆放寿命,使销量迅速增加。到90年代中期,从最初的几万盆发展到年产150万盆左右的规模,但产品质量稍逊于国际水平。依台湾地区发展速率推断祖国大陆今年的市场容量至少可达240至300万盆。由于祖国大陆有比台湾地区大得多的市场,国际大公司对祖国大陆的兴趣要大的多。因此,在祖国大陆的一品红竞争将是国际水平的竞争,最终导致祖国大陆一品红的质量高于台湾地区现有水平。
二、我国的一品红市场分析
在祖国大陆,一品红销售季节可包括圣诞、元旦、春节三大节日。而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越来越多的商家在圣诞前一个月甚至更早就开始用一品红来装点宾馆、写字楼等公共场所。因此,一品红可以从11月开始一直销售到翌年2月份,销售季节长达两三个月,并且北方由于冬季缺花,具有节日气氛的一品红就特别受到青睐。高品质的一品红还可以销售到香港、澳门、日本等周边市场。因此,一品红产业的发展空间及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从去年高品质一品红供不应求的情况可以看出整个产业的巨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低品质一品红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大,约占2/3左右。低品质一品红的市场价格这几年稳定在15元左右,中等质量的一品红在20至30元左右,高质量的一品红在40元以上。可以预计在未来两三年内,中等质量的一品红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并且中等质量的一品红由于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将可能引发一定程度的价格战,价格将会有所下降,但最终会在略高于目前低品质一品红的价位上稳定,即15至20元之间,而低品质一品红将会逐渐被淘汰出局。由于一品红的生产成本仅在8元左右,因此,即使在此价位上中等质量的一品红生产者仍获利不菲,而高质量一品红的生产规模由于受技术和设备的限制,仍将保持供不应求的状态,价格有望保持稳定。
随着一品红产业的壮大,除了中高档一品红由于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而不断排挤现有低质一品红以外,因一品红具有摆放周期长等特点,它还将同时挤占其他盆花在市场的份额。从下面附表可看出,相对于其他盆花而言,一品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以冠幅60厘米的一品红和30厘米冠幅的其他草花相比,每平方米摆放两个月所需费用一览。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