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绿化造林速度的加快,苗木来源较为复杂,致使樟叶瘤丛螟蔓延加快,危害加重。经实地调查,该虫危害香樟、猴樟、黄樟、沉水樟、浙江樟、银木、红楠、舟山新木姜子等樟科树种。为害后树冠上挂有许多鸟巢状的虫包,影响被害树木的生长和观赏,严重时能将树叶吃光,甚至导致树木死亡。现将其相关情况及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一、形态特征
樟叶瘤丛螟又名樟巢螟、樟丛螟、栗叶瘤丛螟等。属鳞翅目螟蛾科。
1.成虫 体长8-13毫米,翅展22-30毫米,头部淡黄褐色,触角黑褐色,雄蛾微毛状基节后方混合淡白的黑褐色鳞片,下唇须外侧黑褐色,内侧白色,向上举弯曲超过头顶,末端尖锐。雄蛾胸腹部背面淡褐色,雌蛾黑褐色,腹面淡褐色。前翅基部暗黑褐色,内横线黑褐色,前翅前缘中部有一黑点,外横线曲折波浪形,沿中脉向外突出,尖形向后收缩,翅前缘2/3处有1乳头状肿瘤,外缘黑褐色,缘毛褐色,基部有一排黑点。后翅除外缘形成褐色带外,其余灰黄色。
2.卵 扁平圆形,直径0.6-0.8毫米,中央有不规则的红斑,卵壳有点状纹。卵粒不规则堆叠一起成卵块。
3.幼虫初孵幼虫灰黑色,2龄后渐变棕色。老熟幼虫体长22-30 毫米,褐色,头部及前胸背板红褐色,体背有1条褐色宽带,其两侧各有2条黄褐色线,每节背面有细毛6根。
4.茧长12-14毫米,黄褐色,椭圆形。
5.蛹体长9-12毫米,红褐色或深棕色,腹节有刻点,腹末有钩刺6根(其中长而粗2根,短且细4根)。
二、生物学特性该虫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的浅土层中结茧越冬。翌年春季化蛹,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交配、产卵。卵期5-6天。6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出危害,7月下旬幼虫老熟化蛹,蛹期10-15天。7-8 月成虫陆续羽出产卵。第2代幼虫8月中旬前后孵出危害。该虫有世代重叠现象,6-11月虫巢中均有不同龄期幼虫为害,10月老熟幼虫陆续下树入土结茧越冬。
成虫多在夜间羽化,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产于两叶靠拢处较荫蔽的叶面,每块有卵5-146粒,平均30粒左右。初孵幼虫群集吐丝缀合小枝、嫩叶、成虫包,匿居其中取食。随着虫龄增大,幼虫不断叶丝缀连新枝和新叶,使虫苞不断扩大,形成巢,巢中有纯丝织成的巢室,巢内充满虫粪、丝和枯枝叶。幼虫行动敏锐,稍受惊动即缩入巢内。低龄幼虫有群集性,并随虫龄增大而分巢。每巢有幼虫1-10多条。
老熟幼虫吐丝下垂到地面,或坠地入土2-4厘米处结茧化蛹。少数亦可在巢中作圆形丝织蛹室在其中化蛹。
三、防治方法
1.冬季翻耕土壤,消灭越冬虫茧。尤其是苗圃地效果较好。
2.成虫羽化期夜间悬挂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捕)成虫。
3.幼虫初孵期喷洒无公害农药,如灭幼脲3号1000-3000倍,除虫脲6000倍,1%螨虫清2000-3000倍等,效果良好。
4.在幼虫活动期,6-10月间人工剪摘虫包,集中销毁,杀灭包内幼虫,减少基数。
5.保护天敌,如蟾蜍、蛙类、姬蜂、茧蜂、寄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