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布与危害
大丽花螟蛾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玉米螟,为大丽花的一大害虫。该虫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北方地区受害严重。幼虫蛀食大丽花、菊花、青杨、美人蕉、唐菖蒲、棕榈、麻等园林花卉植物。受害严重时,大丽花全部茎部几乎被蛀害,不能开花。受害植物茎部易折,不能开花,茎秆上部枯黄死亡并能感染菊花、玉米等作物。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3毫米,翅展24毫米左右,前翅浅黄色或深黄色,上有两条褐色波浪状横纹;头胸黄色。
卵:短椭圆形或卵形,稍扁,长约1毫米,黄或黑褐色。
幼虫:老熟时体长约19毫米,宽1.8毫米左右,背中央有一条明显的褐色细线,头红褐色。
蛹:体长约14毫米,纺锤形,黄褐或红褐色。
三、发生规律
该虫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2代,幼虫在茎秆内等处过冬。翌年5月中旬幼虫在茎秆内化蛹,5月下旬成虫羽化。喜在花芽或叶柄基部产卵。成虫有趋光性,白天静伏叶背等阴处。夜间产卵在叶背面,成块状、鱼鳞形排列。幼虫危害期分别发生在6月至7月中旬和8月中旬至10月份,尤以8、9月份危害最严重,此时正好是大丽花的花期。幼虫有转移危害的习性。被害植物茎秆被蛀空,上部枯黄而死,严重影响节日花坛摆花及观赏。出现幼虫蛀茎危害后,孔外粘有黑色虫粪、污染茎叶。10月下旬,幼虫在茎秆内越冬。
四、检查方法
初为害主要查茎秆上叶柄基部出现的黑斑和黑色虫粪排泄物。
五、防治措施
1.于5、6月间在幼虫初为害期往被害处涂1:10的80%敌敌畏糨糊、灭杀初蛀入茎的幼虫。
2.对已蛀入深处的大龄幼虫,可用注射针从排粪孔往内注射100倍的20%菊杀乳油等。
3.栽种大丽花地点勿与玉米、高粱等作物地块贴近,冬季勿在附近堆放玉米秸秆;及时处理大丽花茎秆等,以减少虫源。
4.入冬收藏大丽花块根时,应严格检查剪口下的橛内不要带虫。